$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OTCFUND|016374)$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表现亦引人注目,多家银行股价不断创新高,市场表现活跃,银行股正在成为公募高质量选股的热门对象。
近期银行股为何涨?
第一,当前市场正在经历“资产荒”,中长期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股股息率仍保持4%左右,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1.6%的收益率,投资性价比突出。
第二,银行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5月的非对称性降息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央行开展大额买断式逆回购,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房企融资协调机制和地方楼市政策松绑则缓解了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第三,增量资金潜在空间巨大。随着《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对的通知》落地,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渐加大了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为板块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业绩基准约束,当前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不足4%,若按照业绩基准配置,银行板块的潜在增量资金空间在2000亿以上,公募基金显著低配。
此外,今年以来,机构调研银行股热度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42家上市银行共被调研263次,调研机构数超千家,市场对银行板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还能上车吗?
当前政策红利推动银行股市场,监管层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和逆回购减轻银行负债压力,改善资产质量预期。A股银行分红政策稳定,大多数银行维持40%-60%的分红比例,同样吸引险资增持。银行股兼具稳定性和资金补短板两个利好共振。在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配置、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引导下,资金有望中长期向低配行业流入,提升银行板块中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
尽管近期因中东冲突和美联储议息会议出现小幅调整,但这被视为短期波动,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的趋势依然强劲。保险资金和国家队等中长期投资者持续增持银行股,因其较为稳定的股息回报,尤其是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的利润和股息吸引力仍然存在。此外,公募基金新规将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被低估的银行板块,预计在中报发布后,银行股将有更多买入机会。投资者需关注资本充足率对分红的影响,但整体来看,银行的盈利能力仍具支撑。
当前,银行股的行情已从单纯的“高股息防御”转向“基本面改善驱动”。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打开业务空间、地方债务化解释放资产质量压力,银行板块的估值重塑远未结束。
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股息率(5%以上)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率(1.6%),是“资产荒”中的稀缺标的。存款利率改革、基建投资加码、险资入市等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当下或是通过基金布局的好时机!
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在2022年以来大幅加仓银行板块(仓位超50%),并精准切换至城商行(如成都银行、苏州银行),挖掘阿尔法收益。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成都银行、江苏银行、中国建筑等,集中于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和基建龙头。港股资产占比约20%,可利用A-H股溢价套利(如建行港股估值更低)。
银行股此前经历短期回调后,估值回落至相对低位(PB约0.74倍),为基金“捡漏”提供机会。政策面支持明确(险资加大权益投资、公募基金“去伪存真”引导资金流向高股息板块),基金重仓的银行股有望受益。
基金经理杨景涵拥有19年从业经验,擅长金融地产行业研究,管理的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016374)在2022-2024年熊市中逆市上涨25.86%,基金近6个月累计上涨22.72%,近三年收益率超76%,显著跑赢同类基金,短中长期表现均强劲,反映其对板块轮动的捕捉能力。注重“尽调充分+价格合理”的选股逻辑,规避纯炒作标的(如避免地产链中高杠杆房企),更聚焦资产质量稳健的银行。
银行板块未来展望:
中期看好:低估值、高股息、政策红利等逻辑未被完全兑现,三季度大概率延续上行。
短期波动需警惕:市场博弈情绪升温可能导致板块震荡,但优质标的长期配置价值仍在。
@华泰柏瑞基金 $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OTCFUND|01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