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17:35:04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湖北
最近被银行股的走势惊到了。这个被我们戏称为"冷板凳"的板块,居然悄悄创下了历史新

$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OTCFUND|016374)$最近被银行股的走势惊到了。这个被我们戏称为"冷板凳"的板块,居然悄悄创下了历史新高。记得去年和朋友聊投资时,大家还在调侃银行股是"万年不涨"的代表,没想到转眼间就给我们上了一课。
先看看银行板块的业绩表现。从基本面看,银行业正在经历价值重估。过去三年,银行板块估值被严重低估,多数银行股市净率长期低于1倍。但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净息差企稳回升,这个被市场冷落已久的板块终于迎来春天。特别是国有大行,凭借稳定的分红率(普遍在5%以上)和低估值优势,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
银行板块崛起的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政策面的持续利好。存款利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政策,有效缓解了银行的净息差压力。其次是资产质量改善。经过多年不良资产处置,银行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第三是估值修复需求。在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的背景下,资金自然流向低估值、高分红的安全资产。
但7月11日银行板块的大幅回调也给投资者提了个醒。任何资产涨多了都会调整,银行股也不例外。我认为这次回调是正常的技术性调整,而非趋势性转折。从长期看,银行板块仍具备三大优势: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具有吸引力、经济复苏将带动信贷需求回升。
对于后市,我的判断是:短期可能震荡整理,但中长期配置价值依然突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零售银行转型成功的标的,这类银行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二是区域经济强劲地区的城商行,资产质量更有保障;三是综合金融平台型银行,能够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特别关注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016374)这只基金。作为聚焦金融地产产业链的灵活配置型产品,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配置价值。
先说基金经理杨景涵。这位有着13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老将,管理这只基金已超过5年。他的投资风格很对我的胃口——不追热点、注重估值、擅长在冷门领域掘金。查看他的持仓可以发现,他管理的基金在银行板块启动前就已经提前布局,显示出独到的行业洞察力。
这只基金的投资方法论也很清晰:通过"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和"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在金融地产产业链中寻找低估值的优质标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这个设计使其能够充分把握金融地产行业的投资机会。
从历史表现看,该基金在震荡市中表现尤为突出。以2022年为例,当大多数权益基金亏损时,该基金仅小幅下跌,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在2023年银行板块启动后,基金净值迅速回升,显示出较好的进攻性。
基金公司的支持也很关键。华泰柏瑞在金融地产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积累,公司旗下多只行业主题基金业绩优异。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经理本人也持有该基金,这种"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做法让我很放心。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该基金股票仓位通常在60%-95%之间灵活调整,既能把握股市机会,又保留了一定的防守空间。行业配置上,银行占比约40%,保险20%,地产20%,其余为其他金融子行业,这种结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较为合理。
机构投资者的态度也值得关注。该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常年保持在30%以上,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其配置价值的认可。基金规模适中(约15亿元),操作灵活性较好,不会出现"船大难掉头"的问题。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金融地产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监管动向。此外,虽然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不算高,但部分个股短期涨幅较大,可能存在回调压力。
我的建议是: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中等的投资者,可以采取定投方式逐步建仓;对于已经持有银行板块基金的投资者,不必因短期调整而恐慌,可以继续持有等待估值进一步修复;对于空仓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市场企稳后再分批介入。
投资中最难的不是选择,而是坚守。银行板块的这轮行情告诉我们,市场总会奖励那些敢于在无人问津时布局的投资者。当所有人都追逐热门赛道时,冷门行业往往孕育着更大的机会。
银行板块的逆袭不是偶然,而是估值修复、政策利好、基本面改善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中长期配置价值依然突出。$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C(OTCFUND|016374)$作为深耕金融地产产业链的专业产品,在基金经理杨景涵的管理下,展现出攻守兼备的特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这样一只基金,可能是参与银行板块行情的更优方式。
@华泰柏瑞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