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篇的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华夏数字经济龙头转眼间已成立三周年了,我从事科技行业的投研也已经有十年了。我一直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从业以来我愈发感受到中国的创新资产是时间的朋友,由此我希望自己能够扎根于产业之中,保持知行合一,将对产业趋势的洞察投映到自己的投资组合中。
我坚信慢就是快、厚积薄发,“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我重视一手信息与独立思考,从业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产业调研频率,基本每个周末我都会回顾与思考一周的所见所感,并落实于笔头;独立管理组合的这四年来,我坚持写月报做复盘与投资策略展望,力求逐步补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认知体系,让研究胜率能够一点一点进步。
当然,金融、经济、产业都有各自的周期,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市场表现、投资心态也都会有阶段性的波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以钝示人,以锋策己,藏锋慰忠骨,出鞘镇山河”。“聚焦产业深度研究,投资创新浪潮之巅”就是我面对波动时的底气,相信自己对产业生命周期位置的判断。投资本身就是修行,同样沿着“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修习而悟道,“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
为实体经济助力、为持有人赚取收益就是我的动力源泉,再次感谢信任!祝愿大家都在长期且正确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接下来是正题,8月的个人投资策略更新:
2025年7月,根据iFinD数据,涨幅前三名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钢铁、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幅度分别是+16.8%、+13.9%、+13.4%;跌幅前三名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幅度分别是-2.0%、-0.8%、-0.2%。A股市场的核心指数中,7月科创200、微盘股指数、创业板指领涨,涨幅分别为+12.5%、+8.8%、+8.1%,小微市值风格继续领航,投资主题继续轮动,“反内卷”、创新药、海外AI算力表现强势,而红利指数表现相对较弱、北证50有所回调,二者分别变动+0.8%、-1.7%,7月末上证指数一度达到3636点、接近去年10月8日的阶段峰值,今年7月北向资金买卖总额4.45万亿元、再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月度新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7月分别上涨+2.9%、+2.8%,而恒生生物科技继续在香港市场领跑、涨幅+24.4%,南向资金7月净买入1,356亿港元、比5~6月显著增加。全球市场的重要指数中,7月台湾加权指数、日经225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变动+5.8%、+1.4%、+0.1%、+3.7%,美国M7按市值加权变动+6.6%,美股继续强势表现、纳指再创新高。另外,7月黄金、比特币涨幅分别为+1.1%、+8.3%。(数据来自iFinD,截至2025.7.31)
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 48、Markit制造业PMI终值49.8,关税上升和需求疲软还是带来了负面预期;6月核心PCE同比+2.8%、通胀压力仍未明显缓解;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7.3万人、低于预期,且5~6月非农就业人数合计大幅下修25.8万人,非农数据恶化,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显著提升;7月美元指数上涨+3.4%重回100,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4bp至4.34%,后续美元指数预将承压。而劳工统计局局长被开除、美联储理事辞职,未来美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美联储的独立性可能会遭受质疑,这可能会促使美国市场去再度交易恐慌,已持续走强三个月的美股市场似乎也需要下行压力释放。另外,在美国与日本、欧盟等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后,中美间的贸易谈判尤为值得关注,不排除博弈拉扯的可能性。
中国7月制造业PMI 49.3,其中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市场预期回升;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今年表现仅次于3月,二季度整体经济数据较好;6月CPI同比+0.1%、初步止住2~5月的同比下滑态势,PPI同比-3.6%、已连续33个月为负,而在2012~2016年曾连续54个月为负。根据7月末重要会议的精神,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下半年须“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并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后续得观察三季度经济数据的趋势以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以此评估今年末的政策动向。
中期看好中国权益资产的持续表现,特别是科技成长方向。现阶段权益市场的流动性暂未发生变化、7月全A日均成交额高达1.63万亿元,部分产业方向以及优质龙头企业的业绩边际向好,有望助力大盘成长风格的修复。外部风险以及7月份部分主题赛道高斜率的上涨可能会使市场短期迎来扰动,但中期趋势不变,新质生产力中具备强产品力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优质资产仍是核心投资方向。
细分行业的更新如下:
(1)AI:7月末《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获得国常会审议通过,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AI应用——此前的投资思路是美国映射或者行业场景挖掘,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标准化AI产品能力以及实际商业化数据;AI算力——6月以来催化不断且涨势凶猛,云端推理的二阶导仍在上行,即使有阶段性获利了结的压力,后续CCL产业链、PCB、光模块等领域的大龙头公司也仍值得持续重视;AI终端——中国产品与品牌有望席卷全球,产品设计、制造、端侧AI芯片等均不输于海外头部厂商,需要补足的是软件生态、品牌认知,26年开始AI终端有望显著放量,各大品牌的轻量化全彩显示眼镜以及新形态终端也将陆续上线,而人形机器人需要关注26~27年实际工业需求量是否能系统性上修。
(2)半导体:存储价格依然强势、海外模拟大厂继续涨价,库存周期已告别单纯卷价格的阶段,在阶段性补库后更重要的是产品管线拓展、配套AI产业链的创新以及国内总量需求的趋势,国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半导体设计、晶圆制造头部企业均值得关注。另外,关注国内EDA行业整合逻辑。
(3)破除内卷:6月末以来,要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得到广泛关注,“一些行业低价无序竞争问题凸显,对价格调控监管提出新要求”,以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为代表,大方向是确定的,但预计持续时间会较长。从光伏近期的方案观察,今年底前会有阶段性成果,不过债务的去化、产能的整合与调整、关键股东的权益安排、国内需求的成长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去解决。参考2015~2017年,相关底部反弹投资机会的节奏与关键会议、政策表述、执行力度紧密相关。
(4)其他高端制造:军工中期有望受益于出海与新型号释放,短期关注九三阅兵、地缘冲突、国企改革等催化。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发起式A(OTCFUND|016237)$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发起式C(OTCFUND|016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