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情越来越好,内心纠结和矛盾的人也越来越多。柠檬君个人觉得,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看对和做对是两回事。
择时幻象
当市场表现很好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择时幻象。很多人会觉得“择时?也不过如此嘛!”当市场表现好的时候,确实不过如此。真正考验人的时候是关键转折点!
在震荡市里,其实不乏一些能做好小波段的投资者,但是也因此很容易错过关键的转折,而这一次的错过,可能会把漫长震荡市积累的超额收益全部收回,甚至还不够……你可能10次对了9次,但是错的这1次,全都白玩儿。
看明白贵和便宜,相对比较容易;看明白涨和跌,那可就难得多。前者只需要做基本面的判断,后者可就要综合太多因素。变量太多,意味着超出我们认知的因素出现概率就大得多,判断成功的几率就大大下降。
看对了很多小的曲折,错过一次大转折,整体就做不对了。
理性让位
当市场表现很好的时候,通常是资金比较活跃的时期。决定价格的,说到底还是资金。
资金永远的理性是逐利,至于赚钱的逻辑是不是理性的,并不一定。所以“击鼓传花”的游戏,在市场里也是反复上演。
尤其是现在这个流量时代,人的注意力比以前更加集中,可能相对应的行情的强度和速度都提高了不少。这也不仅仅是市场行情如此,大家日常接触的很多新闻事件或者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你能梳理明白理性的逻辑,但是现实可能是非常感性的发展。但如果你是个理性的人,想要阶段性丧失理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犹犹豫豫,反反复复之后,可能这个阶段也就过去了,到头来还是镜花水月。
尊重但不崇拜
这些年,行业的风评比较差,而这种声音多了,也会改变行业自身的看法。其实,行情不好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行情大好的时候,不违法就不是事儿。
这个行业固然有不少的问题,但是想要改变这些问题,也并不是简单的事儿,可能很多的问题并不是这个行业自身的问题。说到底,这个行业势单力薄罢了。
无论多么优秀的基金经理,也不需要崇拜;无论业绩如何,勤勉尽职的基金经理都值得尊重。前者可能是行业的上限,后者可能是行业的下限。
当我们在想办法抬高底限的时候,往往伤害的是追逐上限的梦想者,因为这个时候,内心里的尊重早就没有了。
或许我们能够看到问题,但却无力把问题解决好,看对和做对,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