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万点星空:同泰基金的“激进”与“底气”投资者视角:支持与好奇并存
当A股市场情绪持续升温,上证指数突破3613点、融资余额创2015年牛市以来新高之际,同泰基金一份名为《仰望10000点牛市星空》的内部PPT引发市场热议。这家以“黑马”姿态跻身2025年上半年权益投资全市场前五的基金公司,用“万点论”的激进表述与“机器人赛道”的精准布局,让投资者既感到振奋,又充满好奇。
支持:业绩为盾,布局为矛
1. 业绩是硬道理同泰基金的“底气”首先来自硬核业绩。2025年上半年,其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超20%,其中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以近六个月98.01%的涨幅位列同类第二,近一年回报率达117.64%,长期年化收益超50%。更令人瞩目的是,该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不足万元暴增至二季度末的1.45亿元,增长比例高达1.46万倍,成为二季度增长最快的人形机器人主题基金。这种“涨多跌少”的弹性表现,印证了其“小而美、调仓灵活”的策略优势。
2. 赛道卡位精准
同泰基金的另一大亮点是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超前布局。作为全市场唯一同时覆盖港股和北交所机器人标的的产品,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重仓地平线机器人-W、优必选、速腾聚创等港股龙头,以及易实精密、丰光精密等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基金经理王秀在二季报中明确指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技术换帅、头部厂商订单放量、大模型突破将驱动板块估值修复。”这一判断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中国报告大厅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0%,北交所相关标的平均涨幅达25%。
3. 模型支撑的“万点论”
尽管“万点论”看似激进,但同泰基金并非空谈。据内部人士透露,该预测基于DDM(股息贴现模型)和多阶段增长模型的交叉验证,结合了低利率环境、居民资产配置转移、政策对新兴产业的支持等核心变量。虽然短期市场受关税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但长期来看,A股盈利增速与估值中枢的上移空间仍被机构看好。永赢基金王乾就曾表示:“下半年需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和新质生产力三条主线,而机器人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
疑惑与好奇:激进背后的风险
1. “万点论”是艺术表达还是科学推演?
同泰基金强调,PPT中的“万点”仅为内部交流的艺术性展示,并非具体点位预测。但投资者仍会好奇:在量化模型中,哪些参数赋予了市场如此高的长期预期?是假设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至1%以下,还是基于企业盈利复合增速超15%的乐观情景?若模型假设与现实偏差较大,激进表述是否会误导投资者预期?
2. 机器人赛道能否持续“扛旗”?
尽管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短期业绩亮眼,但机器人板块的高波动性不容忽视。二季度,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港股机器人龙头平均回调超30%,导致该基金二季度净值微跌0.38%。基金经理在季报中承认:“板块短期受情绪和政策扰动,但长期逻辑未变。”投资者需思考:若2025年下半年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革,当前的高估值能否支撑?
3. 规模暴增后的管理半径挑战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的规模从“迷你基”跃升至1.45亿元,虽摆脱了清盘风险,但调仓灵活性可能下降。此外,同泰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如同泰金融精选)仍困守清盘线,显示其“机构定制”基因导致的规模波动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何平衡业绩与规模,避免重蹈“迷你基”覆辙,是公司需要回答的长期命题。
风险提示: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市场波动风险:A股历史表明,牛市并非单边上行,短期回调可能伴随政策收紧、盈利不及预期等因素。投资者需警惕“万点论”引发的过度乐观情绪。行业集中度风险: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57%,且集中于机器人赛道,若行业黑天鹅事件发生,净值波动将显著放大。模型局限性风险: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假设条件,无法完全预测极端事件(如地缘冲突、技术颠覆)。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万点论”,避免盲目跟风。结语:黑马基金的“破圈”与“深耕”
同泰基金用“万点论”展现了其对A股长期向好的信心,更用机器人赛道的精准布局证明了投研实力。从“迷你基”到“黑马”的蜕变,既离不开对产业趋势的深刻理解,也受益于北交所、港股通等制度红利的释放。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家公司值得关注,但需以长期视角审视其策略持续性,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做好风险管控。


$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人民币A(OTCFUND|161126)$$博时卓远成长一年持有股票A(OTCFUND|016336)$
#中国下半年将掀起人形机器人应用热潮##机器人量产将至?智元、宇树获大单##机器人利好频出 产业投资机遇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