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强势震荡,维持后续乐观判断,短期关注经济数据与业绩预告表现:
近期海外中东局势变化对A股市场产生扰动,6月23日-24日在中东停火催化下市场强势反弹,科技成长风格领涨。
往后看,维持对权益资产的乐观判断。在宏观预期稳定和流动性充裕背景下,部分产业景气改善与创新突破,将带来投资机会。未来几周,重点关注6月经济表现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情况。
AI人工智能:
$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385)$
国产算力芯片正式商业化突围。6月22日,根据《新疆疆算万卡枢纽型智算中心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其中国产算力拟采用4500台昇腾服务器集群。这意味着华为昇腾芯片正式启动大规模出货,国产算力芯片发展有望加速。
OpenAI宣布GPT-5预计将于今年夏天推出,GPT-5的推出有望带来整个板块热度的提升,AI应用有望进一步爆发。此前GPT的用户数随着3月GPT4.5,5月GPT-4o的发布等出现较快速的增长,其在4月初的周活用户数已经达到5亿,较2月下旬的4亿增加33%;6月初其AI付费企业用户突破300万,较2025年2月的200万增长了50%。事实上,即使没有爆款模型,AI已经在各个细分领域渗透,带来各个云厂商token数量的快速增长。例如谷歌云所处理的token数在5月达到了480万亿,相较2月的160万亿左右增长了2倍,较2024年4月增长了50倍。
截至6.24,CS人工智的成交额占万得全A成交额占比为3.9%,较上周有所回升,但仍然处于历史低位。
消费电子: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5895)$
近期AI智能眼镜新品持续密集发布。
6月21日,OakleyMetaAI智能眼镜发布,将于7月11日开启预售。
6月19日Rokid宣布将开启先锋F码用户付款通道,本周或开启。该眼镜为全球首个可支付的智能眼镜,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功能,相比手机支付更为便捷、省时。此外,Rokid智能眼镜配套胶囊电池具备三倍电池续航能力,可解决 “续航焦虑”。根据Rokid消息,该智能眼镜全球订单量已突破25万台。
6月26日,小米新品发布会将发布其首款AI智能眼镜。
AI智能眼镜是AI大模型的最佳应用载体之一,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的潜力。根据国投证券测算,假设无显示AI眼镜将替代部分的蓝牙耳机、运动相机,长期渗透率约60%、40%,无显示AI眼镜全球市场空间接近3亿台、超1900亿元;AI+AR眼镜预计长期渗透率约智能手机的50%,全球市场空间约5.85亿台、1.76万亿元。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销量达1452万台,以蓝牙耳机出货量作为基数对应渗透率仅3.1%,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AI手机方面,根据Canalys的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17%为AI手机,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至32%(相比2024年增长88%),2028年达到54%。
三季度有望是消费电子旺季,升学季叠加三季度往往有很多消费电子新品推出,有望刺激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需求的增长。短期市场震荡消化之后,消费电子有望成为今年科技领域的重要主线之一。
光伏产业新技术加速发展:
过去一周光伏板块在供给侧传闻扰动下出现一定波动。目前行业仍处在需求淡季,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前5个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198GW,同比增长近150%,其中5月新增装机达到93GW。前期抢装透支部分需求。
近期光伏行业在新技术发展方面继续出现积极变化:
1、光伏组件效率再创世界纪录
经第三方测试认证,晶科能源子公司浙江晶科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58%,刷新了另一头部组件厂晶澳科技此前创下的全球同类组件效率世界纪录。组件转换效率提升可直接降低电站系统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目前行业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技术竞争激烈,产品迭代速度可能加快。
2、钙钛矿正式进入商业化规模化量产阶段
6月24日,协鑫光电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投产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这一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全球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规模化量产新纪元,为全球光伏行业攀登技术奇点树立了重要里程碑。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具备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短、能耗与成本双低等显著优势。行业普遍对钙钛矿技术路线持乐观态度。
往后看,光伏行业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供给侧治理加码叠加新技术进步,有望带来行业投资机会。
后续关注事件:1、光伏企业业绩预告情况。2、供给侧治理政策落地情况。
以上市场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信息展示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推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 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产品由平安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