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6675《玩具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迎来修订,AI玩具产业将迎来更严格的“硬约束”与更明确的“风向标”。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GB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情况。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提出三个“下功夫”,推动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此次国家标准修订将AI玩具这一新兴品类纳入规范范围,标志着我国玩具产业标准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何亚琼表示,工信部将加强部门协同,共同促进AI玩具产业健康发展。
三个“下功夫”,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何亚琼提出的三个“下功夫”包括:
在标准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完善AI玩具基础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测评方法标准等,构建覆盖设计、生产、检测、认证等全链条的标准体系。
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
支持企业攻关AI玩具核心算法、智能传感、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智能水平和安全性能。
在质量监管上下功夫
加强AI玩具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三个方向分别从标准、技术和监管维度,为AI玩具产业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
新国标意义:为快速发展行业设立“边界”
随着AI技术普及,智能玩具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但也暴露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内容适宜性等问题。GB6675标准的修订及时回应了这些新挑战。
新标准对AI玩具的电气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内容审核等提出具体要求,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明确指引。这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儿童权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出台将改变目前AI玩具领域“野蛮生长”的状况,推动行业从追求“功能炫酷”向“安全可靠”转变。
产业影响:洗牌在即,合规企业将受益
新国标实施后,AI玩具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缺乏技术实力、无法满足标准要求的小企业可能被淘汰,而注重研发、合规经营的优势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对于消费者而言,标准的完善意味着AI玩具产品将更安全、更可靠。家长在选择智能玩具时有了更明确的判断依据,消费信心将得到提升。
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率先完善AI玩具标准体系,将增强“中国智造”玩具的国际竞争力,为产业出海奠定基础。
随着新国标落地,AI玩具产业将从“野蛮生长”步入“规范发展”新阶段。工信部表示,将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确保标准有效实施,推动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儿童玩得开心、家长用得放心。
#华为将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机器人迎新催化:马斯克将开专题会##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农银新能源主题A(OTCFUND|002190)$$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