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报业绩出炉,锂电池产业链公司业绩普遍改善,从材料、电芯到设备环节盈利能力均有所回升,且出现行业头部企业效益提升的特征。同时,锂电设备企业启动扩产计划,印证了锂电长期需求仍较为乐观。
我们认为,进入“金九银十”旺季,锂电行业排产改善明显,同时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叠加“反内卷”持续深化,锂电板块在供需两侧三重催化下景气度或持续向好。
从需求侧来看,此前市场普遍担心明年电池需求或受制于美国储能增长和国内乘用车增长压力,随着锂电企业中报业绩指引从资本开支方面给出了乐观信号,增强了市场中长期增长的信心。短期来看,9月、10月是传统的锂电需求旺季。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对Top20电池厂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市场电池排产量(含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152GWh,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38.2%,锂电行业平均开工率超70%。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销量好于年初预期,同时全球储能装机增长稳定,大储爆发的确定性较强,锂电产业链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固态电池方面,作为下一代锂电技术的终极方案,固态电池2025年迎来关键突破,市场预计行业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5年年底实现产品定型。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应用场景聚焦于汽车、消费电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热门领域。头部电池企业的中试线订单在2025年密集落地,商业化进展超预期。工信部主导的产业化项目已进入中期验收阶段,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将于9月10-11日召开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行业规范化进程或将加速。
从供给侧来看,8月以来,行业陆续召开会议呼吁“反内卷”,协同抵制恶性竞争,合理布局新建产能,维护行业良性发展环境。储能、隔膜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纷纷响应,达成价格自律、产能调控、加强产业链合作等多项“反内卷”共识。“反内卷”持续深化,或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及高端产能有序扩张,叠加需求侧排产改善和固态电池扩产,锂电板块供需格局或不断改善。

$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