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锂电行业“反内卷”持续深化,同时2025年半年报显示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显著提升、扩产节奏逐渐恢复,带动锂电板块涨幅明显。我们认为,需求端订单修复叠加固态电池扩产,供给端“反内卷”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锂电板块供需格局或不断改善。
8月以来,行业陆续召开会议呼吁“反内卷”,储能、隔膜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纷纷响应,“反内卷”持续深化。如《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关于维护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陆续发布,干法锂电池隔膜、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分别在深圳、苏州召开。参会企业达成价格自律、产能调控、加强产业链合作等多项“反内卷”共识,“反内卷”或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及高端产能有序扩张。
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销量维持较好表现,锂电订单有所修复,同时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景气下,我国动力电池产销以及装车量均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7月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销量、装车量分别为831.1GWh、786.2GWh、355.4GWh,同比分别增长57.5%、60.6%和45.1%。其中,出口达150.5GWh,同比增长53.1%。同时,全球储能装机增长稳定,大储爆发的确定性较强,储能景气度维持高位,商业模型在全球市场跑通,锂电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
此外,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中试线建设加速,商业化进展超预期,各条技术路线适用于不同场景,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固态电池需求空间巨大,具有良好的需求结构,消费锂电、EVTOL等成本不敏感的市场构成了产业初期发展的动能,可重点关注锂电设备及具备产品力的材料环节,以及消费锂电的应用落地。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看好锂电板块三方面投资机会:一是具备出海能力的龙头厂商;二是二线电池企业当前稼动率提升,迎来盈利修复;三是随着智能眼镜等AI新兴赛道启动,以及大容量电芯升级,推动负极用硅量提升和钢壳电池渗透率提升,消费电池赛道也迎来重要变化。
$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5873)$
$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5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