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画大饼 机器人技术能否兑现万亿市值梦?# #机器人板块狂飙!下一个风口?# #机构:机器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
大家好呀!我是熊猫君,一个在基金圈摸爬滚打的新手奶爸。最近被家里娃追问:“爸爸,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帮我写作业呀?”(手动狗头)这一问不要紧,直接触发了我对机器人产业的深度思考——人形机器人到底啥时候能普及到家庭? 今天结合我重仓的 弘毅远方甄选混合C(015401) ,和大家唠唠这个话题!

Part 1 | 机器人进家门:从科幻片到“真香”现场
小时候看《阿凡达》,觉得潘多拉星球的纳美人是遥不可及的科幻;如今再看特斯拉的Optimus端咖啡、优必选的机器人跳广场舞,才发现科幻正在照进现实!
根据行业预测:
- 2028年: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初步进入中高收入家庭,价格可能降到30万级别(相当于北上广一套厕所首付)。
- 2030年:若供应链突破,价格或降至10万级,覆盖中端家庭。
- 205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6万亿,中国人形机器人保有量达5900万台!(数据来源:摩根士丹利)
但熊猫君觉得,全面普及还得看三个“拦路虎”:
1. 技术瓶颈:机器人得像人一样“灵活”,比如抓杯子不摔、爬楼梯不卡壳(现在还在学步期)。
2. 成本魔咒:国产机器人成本已从百万降到20万,但家庭普及需“白菜价”。
3. 安全焦虑:万一机器人叛变……(《终结者》画面闪现)

Part 2 | 为什么选 弘毅远方甄选混合C ?
作为一枚“机器人赛道野生研究员”,熊猫君选基只看两点:赛道够不够性感,基金经理够不够会玩!
优势:聚焦全产业链,吃透“关节红利”
人形机器人最烧钱的部件是关节模组(占成本70%!),而弘毅远方重仓了兆威机电(精密齿轮)、柯力传感(力控龙头)等核心标的。相当于押注了机器人的“膝盖”和“手指”,技术壁垒高,对手抄作业都难!
优势:灵活调仓,捕捉“ChatGPT时刻”
和死板的指数基金不同,弘毅远方采用细分行业轮动策略。比如2025年Q2,基金经理精准加仓了AI算法公司,完美吃到宇树科技新品发布的红利。这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嗅觉,像极了追剧时总能蹲到资源的老司机~
优势:小体量,高弹性
作为一只新基金(成立不足1年),弘毅远方规模仅2亿+,操作灵活得像只“猎豹”。当行业爆发时,能快速调仓上车;遇到回调,也能轻仓避险。对比百亿老基金,简直是“船小好掉头”的典范!

Part 3 | 家庭机器人:一场“春耕秋收”的长跑
熊猫君常和粉丝说:“投资就像种菜,得看季节。” 机器人产业现在处于“育苗期”,虽然短期波动大(比如政策调整、技术瓶颈),但长期看,这是比新能源更硬核的赛道!
我的“种菜”心得:
1. 定投为王:每月发工资定投2000元,跌多了加仓,涨多了减仓,避免一把梭哈心态崩。
2. 紧盯技术突破:比如最近OpenAI开源了机器人训练框架,直接利好算法公司,我立刻查了持仓里的奥比中光(3D视觉龙头)有没有受益。
3. 无视短期噪音:有粉丝吐槽“机器人板块涨太猛该跑了”,但熊猫君想说——龙头公司还在烧钱研发,还没到摘果子的时候呢!

结语 |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前几天带娃去科技馆,他指着机器人说:“这个叔叔会跳舞,但不会帮我写作业!” 熊猫君突然意识到:机器人普及的终极意义,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拥抱生活。
如果你也看好这场“人机共生”的革命,不妨和张坤、谢治宇一样,用定投的方式参与弘毅远方。毕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