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迎密集利好 如何掘金?#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弘毅远方甄选混合A$ 精准卡位收获超额收益。
一、基金表现亮眼:聚焦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差异化布局
弘毅远方甄选混合C基金在2025年二季度实现了近三个月净值增长超14%的优异表现 ,这一成绩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从持仓结构来看,该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兆威机电、汉威科技、奥比中光等机器人核心标的占比达45.03% ,精准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
这种聚焦赛道的投资策略在行业爆发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基金经理马佳通过深度研究,提前锁定了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传感器、视觉系统等关键领域。例如,兆威机电作为微型传动系统龙头,其精密减速器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宇树H1、优必选Walker等主流人形机器人产品 ;汉威科技的六轴力传感器技术突破,使得国产机器人触觉反馈精度达到国际领先的0.1N级别 。这种“技术+场景”双轮驱动的投资逻辑,使得基金在行业估值修复周期中充分受益。
二、产业变革提速: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点燃技术突破烽火
2025年8月15-17日举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成为产业技术突破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军团在18个赛项中斩获6金,宇树H1机器人以6分34秒完成1500米奔跑,达到人类慢跑级时速;星动纪元L7以95.64厘米的跳高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这些突破背后,是国产供应链在核心部件领域的全面崛起:
1. 执行器技术:宇树科技自研的无框力矩电机,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60%,功率密度提升至3.2kW/kg ;
2. 传感器:柯力传感的多维力传感器实现0.05%FS精度,打破基恩士、欧姆龙的垄断 ;
3. AI算法:奥比中光的3D视觉方案,使机器人环境感知延迟缩短至80ms,达到工业级应用标准 。
更值得关注的是,运动会期间达成的商业化合作协议。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签订数千万元订单,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汽车制造工厂,完成零部件装配、质量检测等复杂工序 。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车间的关键跨越。
三、政策与资本共振: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从政策端看,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实现整机产品批量生产,培育2-3家全球生态型企业 。地方层面,河南省设立3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杭州市出台专项政策,对机器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最高30%补贴。这种多层次政策支持,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资本层面,人形机器人赛道呈现“头部聚集”特征。2025年Q1国内相关企业融资额超2024年全年的65%,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机构加速布局。特斯拉Optimus Gen 3计划2026年量产,目标价降至2万美元,直接拉动国产供应链订单 。据观研报告网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3.39亿元,中国占比超50%;203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640亿元,中国有望以32.7%的份额领跑全球。
四、投资机会透视:从技术验证到场景落地的价值重构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过渡的关键节点,以下三大投资主线值得重点关注:
1. 核心部件国产化:行星滚珠丝杠、高精度减速器等环节,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企业已实现进口替代 ;
2. AI+机器人融合: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自主决策,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的AI解决方案开始批量落地 ;
3. 场景应用突破:工业制造(汽车、3C)、医疗康养、家庭服务三大场景,预计2025年合计贡献70%市场份额 。
以弘毅远方甄选混合C持仓的博众精工为例,其为特斯拉提供的电池装配机器人,单机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毛利率达45% 。这种“技术-场景-盈利”的正向循环,正在重塑行业估值逻辑。
五、风险与机遇并存:理性看待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但短期市场波动仍需警惕。8月14日机器人板块出现分化,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这种调整恰恰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机会。从历史经验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15年也曾经历类似阶段,最终通过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实现爆发式增长 。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矛盾,已从“技术可行性”转向“商业可持续性”。基金经理马佳在二季度报告中强调,将重点关注企业订单转化能力和现金流状况 。这种“重落地、轻概念”的投资理念,与产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综上所述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变量。$弘毅远方甄选混合A$ 基金通过深度产业研究,精准捕捉到这一历史性机遇,其投资逻辑对普通投资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如特斯拉CEO马斯克所言:“人形机器人将比汽车和智能手机更具革命性。”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终将成为时代的赢家。投资者需以战略眼光布局,在技术迭代与产业变革中把握确定性机会。@弘毅远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