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早不是实验室玩具。国家把它定位成"继新能源后的划时代产品",工信部《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白纸黑字写明要突破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为什么是战略级?看透两点就懂。
一是破局高端制造卡脖子。减速器、伺服系统这些关键部件长期被外资把持,现在举国之力攻关——863计划砸钱研发,北交所定向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中鼎股份轻量化橡胶件、恒辉安防超强纤维能送样测试,背后是产业链协同破冰。
二是对冲老龄化利器。重复高危工种人力缺口越来越大,而人形机器人负载强、24小时连轴转。政策算过大账:替代人力优化社会分工,本质上是在给经济换引擎。制造业升级叠加社会效率革命,这个赛道宽度比新能源更甚。
看清楚窗口期:2025量产元年不是随便喊的。国家标准委加速认证体系落地,土地税收配套到位,这架势像极了十年前扶持新能源的节奏。产业爆发需要三要素:政策点火、技术破壁、成本下探,现在全齐了。
基金推荐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OTCFUND|014939)$要抓住这种十年一遇的主线,工具必须锋利。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三个特征值得细品。
首先是锐度。全市场唯一同时覆盖港股机器人龙头和北交所潜力股的基金,政策扶持的专精特新企业一网打尽。规模暴增1.46万倍不是偶然,是小而美基金在风口里的天然优势——调仓快、转身灵。

再看实战表现。近一周5.60%涨幅稳居同类前15%,赛道高度聚焦人形机器人,beta行情吃足,alpha超额收益在手。这种投资性价比,大块头基金根本做不到。
行动呼吁
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政策全力助推,人形机器人就是肉眼可见的最强主线。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用规模暴增1.46万倍证明自己是最锋利的矛,犹豫等于错过下一个"新能源黄金十年"。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基金净值可能随产业链发展波动,投资需匹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机器人利好频出 产业投资机遇凸显##机器人量产将至?智元、宇树获大单##华为、腾讯等巨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