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1 17:53:35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山东
刚毕业半年,我为什么把第一笔工资押注创新药?

#晒出我的创新药投资心得#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C$

一、从"救命药"到"投资标的":我的觉醒时刻

去年外婆确诊肺癌时,医生推荐了一款国产PD-1抑制剂。记得妈妈拿到医保报销单时红着眼眶说:"以前一个月8000块的进口药,现在国产的只要2000多,还能走医保。"这件事像一颗种子埋在我心里——原来创新药不仅是医学突破,更是民生刚需。

后来刷到某药企PD-1出海欧美获批的新闻,我突然意识到:当国内药企从"仿制药代工"转向"全球创新",这个赛道的投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就像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创新药正在重塑整个医药产业的价值链条。



二、为什么坚定看好创新药?

1. 政策红利:从"医保砍价"到"全球竞合"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这意味着创新药支付端打开了"医保+商保"双通道。就像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催生了比亚迪,支付体系的变革将加速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更关键的是,中国药企的出海步伐正在提速——恒瑞医药125亿美元的授权交易,让我看到了"中国创新"的全球议价能力。

2. 技术突破:从"跟跑"到"领跑"

当看到广东药企研发的来瑞特韦片成为全球唯一单药使用的抗新冠3CL抑制剂 ,我彻底被震撼了。这不是简单的仿制药替代,而是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到临床验证的全链条突破。现在国内药企在ADC、双抗等前沿领域的管线数量已经超越美国,这种技术积累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价值。

3. 人口结构:慢性病催生"银发经济"

当我发现公司体检报告里"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历慢性病年轻化和老龄化的双重冲击。据测算,中国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超75%,而创新药是解决这些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关键。



三、为什么选择东方红医疗升级C?

1. 基金经理:生物工程师+金融专家的跨界思维

江琦经理的背景深深吸引了我——上海交大生物工程本科+金融学硕士的复合学历 ,让她既能看懂药企的研发管线,又能理解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她管理的基金在2022年市场暴跌时通过防御性资产控制回撤,2023年又精准加仓创新药抓住反弹,这种周期把握能力对刚入场的新手太重要了。

2. 持仓逻辑:从"广撒网"到"精准狙击"

翻看基金季报时,我发现江琦经理的持仓集中度在2024年大幅提升到79%,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是创新药龙头。这种聚焦真研发、摒弃伪创新的策略,与我"不买概念,只投硬核"的理念不谋而合。更让我惊喜的是,她早在2014年就开始研究免疫治疗,2018年布局ADC药物 ,这种前瞻性让我看到了专业投资者的深度洞察力。

3. 业绩验证:穿越牛熊的超额收益

截至2025年6月,基金A类份额成立以来收益率36.12%,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下跌16.94% 。这种逆市抗跌、顺市领涨的表现,让我相信专业团队的投研能力。尤其是2025年创新药行情中,基金净值涨幅远超同类,验证了江琦经理"组合+周期+成长"策略的有效性。



四、真实投资故事:从"试水"到"重仓"的蜕变

1. 初入市场:小额定投试水

今年3月,我用转正后的第一笔奖金定投了东方红医疗升级C。当时心里特别忐忑,每天都要刷净值。记得4月创新药板块突然回调,基金净值一度下跌5%,我差点想赎回。但看到持仓里某药企的PD-1抑制剂在欧美获批的新闻,突然意识到波动是投资的一部分,而长期价值才是核心。

2. 关键决策:加仓的勇气从何而来?

真正让我下决心加仓的,是看到基金2024年三季度报里的一段话:"我们将组合方向完全转向创新药,增加纯创新药配比以提升弹性" 。结合当时商保目录出台的政策,我意识到这是行业拐点的明确信号。于是我咬咬牙,把年终奖的一半追加到了基金里。

3. 收获时刻:创新药的"戴维斯双击"

7月恒瑞医药125亿美元授权交易的新闻刷屏时,我持仓的基金当天涨了3.7%。那一刻突然明白:投资创新药就像培育果树,前期需要忍受漫长的等待,一旦果实成熟就是指数级回报。现在我的持仓收益已经超过15%,但我并不打算止盈——因为我相信中国创新药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



五、给新手的三点建议

1. 用"闲钱"投资,避免杠杆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临床试验失败率超90%,这意味着短期波动不可避免。建议用3年内不用的闲钱投资,避免因急用资金被迫割肉。

2. 定投分散风险,拒绝"一把梭"

我设置了每月15号发工资时自动扣款,这样既能避免情绪化交易,又能在下跌时摊薄成本。数据显示,坚持定投东方红医疗升级C一年以上的投资者,盈利概率超80%。

3. 持续学习,建立独立认知

我会定期阅读《医药经济报》、参加行业线上研讨会,甚至关注药企的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当我能看懂某药企ADC药物的"DAR值""旁观者效应"等专业术语时,突然发现投资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基于认知的理性决策。



结语:投资创新药,就是投资生命科学的未来

站在25岁的人生路口,我庆幸自己选择了创新药这个赛道。它不仅让我的理财收益跑赢了通胀,更让我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真实力量。每次看到外婆服药后气色越来越好,每次刷到中国药企出海的新闻,我都更加坚信:当我们用真金白银支持创新药研发,就是在为人类健康的未来投票。

当然,投资永远伴随风险,但我愿意用时间换取成长。就像江琦经理说的:"中国创新药的'十年磨一剑',正在步入收获期"。而我,想做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东方红资产管理

#创新药投资 #基金测评 #理财日记 #职场新人 #价值投资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