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C$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 我在2021年前后参与创新药投资,尽管长期看好行业逻辑,但因难以承受短期波动,最终在2022年前后退出,错过了2025年以来的行情。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药投资需兼顾行业趋势判断与风险承受能力匹配。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布局创新药行业的优选逻辑
1. 业绩表现:超额收益显著,风险控制优异
收益数据:截至2025年8月22日,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率82.35%,超额收益61.83%;成立以来收益率71.72%,超额收益77.8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20.52%,-6.17%。
排名优势:近1年、近3年银河同类排名分别位列第5名、第3名,长期跑赢行业指数。
回撤控制: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8.70%,远低于医药全收益指数的-40.15%,在医药主题基金中表现稳健。
2. 策略优势:A+H股双线布局,前瞻性调整组合
跨市场配置:基金通过A股+港股通双线布局,捕捉两地创新药机会。例如,2025年二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包含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百济神州等3只港股,上半年涨幅均超100%。
动态行业配比:基金经理江琦根据行业周期调整组合,2023年以来持续减持低估值标的,加仓创新药,至2024年三季度形成以创新药为核心的组合结构,精准把握行业拐点。
3. 选股逻辑:聚焦技术创新,长期陪伴优质企业
核心标准:江琦专注深耕技术创新型公司,聚焦企业创新的“能见度”与“置信度”。例如,前十大重仓股中的百利天恒、华东医药和恒瑞医药均持有了至少10个季度,体现对优质标的的长期认可。
全球化视野:基金配置的港股标的(如百济神州)已实现产品在美国商业化,部分企业与海外大药企合作进入美国临床III期,契合创新药出海趋势。
4. 政策与市场红利:行业逻辑重塑,估值体系重构
政策支持:2025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动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指导意见》,加速创新药纳入医保支付体系,并探索商业保险支付作用,为行业创造制度保障。
技术突破:生物科技与AI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临床成本,推动中国新药研发水平跃居全球第二梯队。
估值修复:创新药板块在医药行业内部形成估值洼地,2025年行情反弹本质是被低估价值的理性回归。
5. 基金经理经验:15年医药研究沉淀,组合管理能力强
背景优势:基金经理江琦拥有上海交大生物工程本科+金融学硕士复合背景,15年医药研究覆盖全产业链,曾任中泰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2020年加入东方红资产管理。
投资框架:围绕“组合+周期+成长”展开,通过多元组合应对行业复杂性,结合子行业周期动态调整配比,长期锚定科技成长主线。
在政策支持与出海提速的逻辑下,创新药行业热度有望持续,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成为投资者把握创新药未来投资机遇的优质工具。@东方红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