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扶持计划# 近年来,我通过观察医药行业结构性变化,逐步将投资重心转向创新药领域。2023-2024年,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拐点:2024年原研创新药数量达704款,首次超越美国;全球临床试验数量中国以7100项反超美国6000项。这一趋势促使我调整持仓,增加对创新药ETF和主题基金的配置,尤其是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
二、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表现
1. 聚焦创新药赛道,精准捕捉行业红利
该基金自2024年三季度起将组合方向完全转向创新药相关公司,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加纯创新药配比。其前十大重仓股涵盖百利天恒(10.05%)、科伦博泰生物-B(9.68%)、**迪哲医药(8.98%)**等高成长性创新药企,覆盖肿瘤、慢性病等核心治疗领域。
截至2025年8月,基金A类份额近一年收益率达88.92%,近三年收益65.25%,显著跑赢中证医药指数(同期下跌27.84%)。
2. 深度研究驱动的动态组合管理
基金经理江琦采用“组合+周期+成长”策略:
子行业分散:将医药分为18个子行业,动态调整低估值(如中药)与高成长(如创新药)配比。
风险控制:通过低估值转型创新药企(如华东医药5.88%)对冲纯创新药波动风险。
集中持股:前十大持仓占比69.06%,聚焦具备“从0到1”突破潜力的标的。
3. 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周期共振
政策红利:2025年创新药审评时限缩短至30日,医保谈判转向促新,叠加商业保险丙类目录推出,打开支付空间。基金深度受益于政策对行业的系统性提振。
商业化爆发期:中国创新药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2025年预计多款产品在美上市,海外BD交易首付款占比达27%。江琦自2022年起布局的管线已进入收获期。
4. 超额收益来自“硬科技”筛选能力
技术敏感性:江琦团队通过调研医院专家、跟踪海外临床进展,精准识别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平台型企业(如诺诚健华4.99%)。
长周期验证:创新药研发需10年周期,基金持仓企业已跨越临床Ⅲ期,进入收入兑现阶段。例如**恒瑞医药5.74%**多款创新药纳入医保,2025年预计销售收入爆发。
三、投资启示:如何参与创新药行情?
长期持有:创新药属于“长坡厚雪”赛道,需以3-5年维度持有,分享从研发到商业化全周期收益。
定投策略:因板块波动较大(2025年最大回撤28.7%),可采用定投平滑成本,避免追高。
关注出海进展:重点跟踪基金持仓企业海外临床数据(如科伦博泰生物-B美国Ⅲ期试验)及BD交易落地。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成为分享中国创新药黄金十年的理想工具。其成功核心在于将政策红利、技术迭代与企业成长性有效结合,为投资者提供穿越周期的医药投资解决方案。@东方红资产管理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C$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