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当利率跌下1%,我们该怎么办?》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围绕红利投资策略展开。首先,嘉宾分析了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红利资产成为中间选择,并介绍了多种红利策略产品及其特点。然后,他详细讲解了不同红利策略的差异,如港股红利分红率更高但波动较大。接着,嘉宾分享了定投止盈策略,能显著降低回撤风险,并建议结合短债基金优化收益风险比。最后,他强调在多资产配置中,红利资产因其风险收益比优势,是权益资产中的重要子策略。
1 聚焦红利投资策略。
内容围绕红利投资主题展开,通过四季比喻强调红利的持续性和广泛受益性,但未提及具体金融产品或市场分析。
2 嘉宾分享红利策略市场看法。
徐习佳在活动中提到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上升,红利资产成为中间选择。他指出去年债券表现强劲而股市低迷,今年市场虽有分歧但总体情绪有所改善。他还介绍了活动议程安排,涉及稳健权益投资到大类资产配置等内容。
3 红利策略多样化满足不同风险偏好。
徐习佳分析了当前投资者对红利资产的新需求,指出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会追求成长类资产或更高收益的红利策略。他提到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促使资金转向红利相关资产,并介绍了东方红资产管理的多种红利策略产品,包括红利低波、红利价值和多因子筛选策略,比较了它们的收益和波动率特点,建议投资者根据市场阶段和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4 不同红利策略差异明显。
徐习佳指出,港股红利分红率更高但波动较大。不同红利策略在行业分布上有明显差异,例如红利低波产品中银行占比较高,而其他策略如红利加价值和多因子则非银成分较多。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产品。
5 红利资产投资策略分享。
徐习佳讨论了红利资产的特性,强调其适合中长期投资但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他介绍了三种改进策略,第一种是针对A股低收益高波动特性的定投止盈策略,尤其适用于红利低波类资产,能降低回撤风险且性价比可能更好。他以具体数据展示了定投效果,指出长期收益稳定但需注意阶段性投资节奏。
6 止盈策略提升收益风险比。
徐习佳介绍了一种止盈再投资的策略,当收益达到8%时退出重新投资,历史数据显示这种方法能显著降低最大回撤约一半,而年化收益维持在7%-8%左右,优于银行存款。该方法适用于红利类资产,且流动性较好。此外,结合短债基金可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约3.65%,最大回撤仅1.73%,与红利策略结合可提升整体收益风险比。
7 股债搭配优化收益风险比。
徐习佳分析了不同股债配置比例的效果。90%短债ETF加10%红利低波的组合,年化收益从3.65%提升至4.6%,回撤从1.73%降至1.19%。延长债券久期至六年多后,收益进一步提升到5.48%,回撤仅增加0.2%,性价比显著提高。他指出A股与美股的差异导致配置比例不同,并强调长期债券与红利低波组合能实现约5.5%的收益。
8 债券与股票组合可优化收益回撤比。
徐习佳指出,当前非标产品和高息存款逐渐消失,保守型理财资金需寻找新方向。通过合理配置债券和股票组合,可实现较高年化收益与较低回撤。但过去5.48%的收益依赖债券市场高收益环境,目前债券收益约2%,未来可持续性存疑。此外,年度收益波动较大,客户对收益分布不均不满意。他建议在低利率环境下,将红利资产与固收资产结合以改进策略。
9 多资产配置中红利资产的重要性。
徐习佳指出,在多资产配置中,加入黄金、商品等标准品可以优化组合表现。他强调红利资产因其风险收益比优于其他权益资产,在多资产组合中能获得更高权重和贡献。通过风险评价理论,红利资产长期能与债券等品种竞争,是权益资产中的重要子策略。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