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C$ 今年在创新药基金上栽的跟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口发闷。那只基金我持有了快一年,从最初建仓时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患得患失,最后在低点清仓的决绝,每一步都像在跟自己的判断力较劲。
去年国庆过后,创新药板块突然迎来一波深调。集采政策的风声、几家龙头药企的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再叠加海外加息导致的资金撤离,整个板块跌得毫无脾气。我持有的那只创新药主题基金,净值在三个月内跌了近30%。起初我还安慰自己,创新药是长赛道,短期波动很正常,甚至在下跌过程中补了两次仓,想着摊薄成本。
但到了年底,市场情绪跌到了冰点。每天打开基金账户,看到的都是绿色的亏损数字,评论区里满是“割肉离场”“再也不碰医药了”的抱怨。我开始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个赛道的逻辑变了?那些曾经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创新药企,是不是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值钱?我翻出基金季报,看着前十大持仓里好几只股票的市盈率跌到了历史低位,却还是止不住地心慌。
恰好在那时,身边有朋友说他买的消费基金最近涨得不错,劝我“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我动摇了。想着创新药这波调整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不如先赎回,把钱转到看起来更稳的板块,等创新药企稳了再回来。那个周末,我反复对比着这只基金的净值曲线和消费基金的走势图,越看越觉得自己握着的是块“烫手山芋”。
周一开盘,我没怎么犹豫就操作了赎回。按下确认键的瞬间,甚至有种“终于解脱”的轻松——不用再每天盯着创新药的新闻,不用再为净值波动揪心。可没过多久,剧情就开始反转。
春节过后,随着政策面释放暖意,创新药企的研发进展密集披露,海外资金也开始回流医药板块。那只我刚赎回的创新药基金,净值像踩了油门似的往上冲。先是单月涨了15%,接着在二季度又涨了20%,前十大持仓里的好几只股票,都是我当初看着它们跌下去的,如今一个个创下新高。
我看着基金净值走势图上那根陡峭的上升曲线,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如果当初再坚持一下,哪怕只坚持到春节后,不仅能回本,还能赚不少。更让我懊悔的是,这只基金的持仓逻辑从未变过——它选的始终是那些研发管线扎实、有核心技术的创新药企,基金经理在季报里也反复强调“坚守长期价值”。我赎回的理由,不过是被短期的下跌磨没了耐心,被市场的恐慌情绪带偏了方向。
现在这只基金的净值已经远超我赎回时的价格,偶尔打开它的页面,看到最新的持有人结构里多了不少机构投资者,才真正明白:对于长赛道基金来说,“低处”往往是情绪的谷底,不是价值的终点。而我,恰恰在最该扛住的时候,输给了自己的焦虑。这种懊恼,比单纯的亏损更让人难忘——它不是败给了市场,而是败给了那个急着逃离、忘了初心的自己。$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C$ @东方红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