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扶持计划# 今年创新药行情的启动,源于三重动能共振:
估值修复:过去三年医药板块深度调整,创新药成为行业内部估值洼地,与科技资产横向对比折价显著,2025年的反弹本质是价值回归。
基本面改善:多家企业迎来产品放量与业绩拐点,重磅品种出海驱动价值跃迁。例如,恒瑞医药的创新药产品上市后迅速占据市场份额,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政策红利: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准入、支付到国际化提供全链条支持,审批提速(2025年上半年批准43个创新药,同比增长近六成)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布局创新药的核心优势
前瞻性策略:从低估值防御到创新药进攻的精准切换
基金经理江琦自2022年3月管理基金以来,构建了“组合+周期+成长”的投资框架:
2022-2023年:市场低迷期侧重低估值、现金流稳定的防御性资产(如传统药企转型标的),降低组合波动。
2023年以来:逐步减持低估值标的,加仓创新药企,至2024年三季度形成以创新药为核心的组合结构。
2025年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A股覆盖双抗ADC龙头百利天恒、眼科龙头康弘药业,港股纳入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等,其中港股标的上半年涨幅均超100%。
这种策略的灵活性源于江琦对行业周期的深度理解。她通过动态跟踪政策变化(如医保目录调整机制优化)、技术突破(如ADC药物疗效卓越)和国际化进程(多款药物进入全球三期临床),提前布局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组合管理: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多元结构
基金采用“大盘平衡风格”,兼顾价值与成长:
价值股:选择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如华东医药、恒瑞医药),提供基础收益。
成长股:聚焦研发能力强、创新药管线丰富、未来增长潜力大的企业(如百利天恒、迪哲医药),捕捉超额收益。
这种配置使基金在2025年以来净值持续攀升,截至8月22日,今年以来收益率达82.35%,超额收益61.83%;近三年收益率71.72%,超额收益77.89%。同时,最大回撤仅为-28.70%,远小于医药全收益指数的-40.15%,展现出稳健性。
深度研究:14年沉淀的行业洞察力
江琦拥有上海交大生物工程本科和金融学硕士的复合背景,15年间覆盖医药全子行业,形成全维度穿透式理解。她的研究体系包括:
上市前阶段:观察药物设计科学性、临床方案合理性、数据有效性与安全性、潜在市场空间及销售峰值潜力。
上市后阶段:重点考察商业化能力,追踪实际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
例如,她早在2014年便关注PD-1抗体药物,2018年布局ADC赛道,2023年判断糖尿病与减重市场机遇,均通过深度调研公司、访谈专家、研读论文等方式提前捕捉趋势。这种前瞻性使基金能早于市场“一点点”筛出硬实力企业,如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核心持仓已持有超10个季度。
政策与行业趋势的双重赋能
创新药当前处于“研发驱动”向“商业化兑现”过渡的关键阶段,东方红医疗升级基金的布局与行业变革高度契合:
市场规模:中国创新药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3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罕见病等领域需求持续上升。
盈利能力:随着多个重磅产品上市,企业收入快速增长,部分公司开始盈利或利润显著提升。
国际化:国内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国产创新药的出海能力增强,为行业提供更广阔增长空间。
基金通过“A+H股双线布局”,充分利用港股通机制,捕捉港股市场估值优势(如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上半年涨幅超100%),同时规避单一市场风险。@东方红资产管理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