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扶持计划#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 我曾深度参与创新药投资,早期关注过百奥泰、百济神州等企业。彼时科创板政策对创新药企业极为友好,允许连续亏损五年上市,叠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行业看似充满机遇。然而,创新药研发的“双十定律”(十年研发周期、十亿美元投入)逐渐显现其残酷性——多数企业产品管线集中在临床I-II期,距离商业化兑现仍需数年,且失败率居高不下。政策端亦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医保带量采购未对创新药给予差异化保护,导致部分企业业绩承压。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药投资需兼顾行业长期潜力与短期风险控制。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的核心逻辑
政策红利与行业质变共振,把握历史性机遇
2025年成为创新药行业分水岭。政策层面,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以国务院名义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涵盖研发审批加速、医保支付倾斜、商保合作探索等。数据印证行业质变: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3个创新药,同比增长近六成,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基金通过紧密跟踪政策导向,优先配置临床价值突出、审评进度领先的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基本面改善与商业化兑现,驱动盈利释放
行业进入“产品兑现期”,2024年国内超2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部分产品首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以恒瑞医药为例,其创新药产品线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带动整体业绩增长。基金通过“A+H股双线布局”,覆盖A股的百利天恒(双抗ADC龙头)、康弘药业(眼科龙头)及港股的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等,这些企业或已实现商业化盈利,或处于临床后期阶段,具备明确的收入增长路径。
估值修复与全球竞争力提升,重构投资逻辑
过去三年医药板块深度调整,创新药板块形成估值洼地。截至2025年8月,中证全指医药指数市净率位于近五年29.3%的历史低位,而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净率为2.62,处于51.72%的适中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企业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部分产品实现美国商业化成功,或与海外大药企合作进入临床III期。基金通过前瞻性布局,捕捉估值修复与全球化带来的双重收益。
基金经理专业能力与策略有效性,奠定长期优势
基金经理江琦拥有1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覆盖大医疗全子行业,形成全维度产业链理解。其投资框架围绕“组合+周期+成长”展开:
组合管理:构建涵盖成长股、低估值转型股、白马股、现金流稳定型企业的多元组合,2025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达79%,通过聚焦优质企业增强组合锐度。
周期把握:动态调整子行业配比,2023年起逐步加仓创新药,至2024年三季度形成以创新药为核心的组合结构。
成长挖掘:专注技术创新型公司,长期持有百利天恒、恒瑞医药等标的超10个季度,体现对医药创新趋势的深刻把握。
业绩表现与风险控制,验证策略有效性
截至2025年8月22日,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率达82.35%,超额收益61.83%;成立以来收益率71.72%,超额收益77.89%。近一年银河同类排名第二,近三年排名第三。在长期高仓位运行下,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为-28.70%,远小于医药全收益指数的-40.15%,展现稳健特征。
政策、基本面、估值与策略的四重驱动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通过精准把握政策红利并结合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与前瞻性策略,成为布局创新药行业的优选工具。其“A+H股双线布局”、高集中度优质企业持仓、以及穿越周期的业绩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中国创新药产业历史性跨越的高效途径。@东方红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