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或已扛过最难时刻。
债市近期遭遇的剧烈波动,似乎正迎来关键的转折点。
1. 央行出手,资金面企稳在望市场一度因银行体系净融出资金规模大幅缩水而紧张(由7月上旬的4万亿元+持续降至25日的不到3万亿元,引发债市担忧。)。但央行态度明确:坚决呵护市场流动性。这一“定心丸”有效缓解了市场焦虑。当下虽面临跨月考验,央行维持资金面平稳的决心和能力,成为中短端债券和信用债修复的坚实后盾。
2.赎回压力“洪峰”退却
过去一周纯债基金经历了显著的赎回冲击(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21-25日纯债基金净申购指数分别为-10.1、-7.8、-16.6、-29.2、-6.2)。随着央行释放清晰信号,周五赎回压力已大幅减轻。当前数据显示,理财负债端本身的流动性管理压力可控,此前的赎回更多是机构防御性操作而非系统性危机。
3. 商品“疯牛”降温,风险偏好回归理性
7月初“反内卷”逻辑下商品市场狂飙突进,部分品种陷入无序上涨,可能也不是政策本意。7月25日夜盘,伴随焦煤新规出台,相关品种几近跌停,或意味着商品市场单边上行最强烈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商品炒作降温,风险偏好回归理性。
综合资金面、赎回压力、风险偏好,债市最难的那口气,大概率已经喘过来了。
与此同时,中美谈判和7月会议的不确定性都将月底陆续落地,模糊不清的时候最有利于风险偏好抬升,而未知变量逐渐清晰的时候,风险偏好或短期降温,股市在高位,可能也有回调压力。
接下来,资金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或更容易修复,调整之后有性价比的票息品种可能受益。而市场风险偏好,或者说股市的上涨预期,可能较难彻底熄灭,所以久期品种会迎来短期修复,但之后或仍有波折。
震荡的债市中,固收+产品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老王持续持有博时恒乐C(中短债为主的固收+策略)昨天又创历史新高,88.51%债券打底(主信用债占大头):确定性强的票息收益构筑厚实“安全垫”,约12.5%股票增强弹性:小仓位灵活捕捉权益机会。


该基金近一年的收益率达9.44%,成立3.3年年化回报4.65%,表现稳健。老王上周加了2次仓了,这类以债券为盾、以股票弹性为矛的优质“固收+”,或是震荡市中兼顾收益与安全的理性选择。
$博时恒乐债券C(OTCFUND|014847)$ $博时恒乐债券A(OTCFUND|014846)$ $华夏纯债债券C(OTCFUND|000016)$$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OTCFUND|000051)$ $中信建投景和中短债C(OTCFUND|000504)$ $华夏纯债债券A(OTCFUND|000015)$ $长城稳固收益债券C(OTCFUND|000334)$ #国家育儿补贴每人年补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