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北证50半年39%的涨幅,人形机器人指数29%的亮眼表现,我对着电脑屏幕长叹一口气。这半年,市场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留下了不少遗憾。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总是在"早知道"和"没想到"之间反复横跳。就来试想一下,如果真能回到2025年第一天,我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基金配置策略。
一、那些错过的机会与踩过的坑
上半年市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黄金股票指数28%的涨幅告诉我们避险资产也能很"激进",恒生科技20%的反弹证明跌得多的板块反弹起来也很猛。但说实话,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很难在年初就准确预判这些机会。
我曾经在2月份短暂关注过人工智能板块,但当时觉得估值已经偏高而犹豫不决。现在看来,$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OTCFUND|017811)$这只基金从1月到6月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同样,高端制造领域的复苏也比预期来得更快,$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OTCFUND|014700)$的持仓结构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趋势。
二、为什么看好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
1. 管理团队实力雄厚
东方基金在科技成长领域布局已久,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和$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作为其重点打造的行业主题基金,背后有整个公司的投研平台支撑。我特意查过,公司去年还专门扩充了TMT和先进制造研究团队。
2. 基金经理严凯的独特优势
严凯经理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是少有的既懂科技又懂制造的复合型人才。他的教育背景很特别——本科自动化,硕士金融,这种工科+金融的跨界组合在投资科技板块时优势明显。我看过他的一些访谈,他对产业趋势的判断总是比市场快半拍。
3. 清晰的投资方法论
严经理采用的是"产业趋势+估值锚定"的双轮驱动策略。简单说就是先判断行业大趋势,再在合理估值区间布局。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他更关注真正有商业化落地能力的公司,而不是单纯炒概念。这种务实风格我很认同。
4. 灵活的操作风格
翻看基金季报可以发现,这两只基金虽然都是混合型,但股票仓位调整很灵活。比如$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在一季度末适当降低了光伏仓位,增加了人形机器人相关配置,这个调仓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准。
5. 自购彰显信心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严凯本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就持续自购自己管理的基金,公司也同步进行了跟投。这种"真金白银"的自信,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三、如果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
如果有"投资时光机",我的操作策略会有三个重要改变:
1. 调整配置比例
我会将科技成长类基金的配置比例从原来的20%提升到35%,现在看来,这个比例既能抓住机会,又不会过度暴露在单一风险中。
2. 设定动态止盈策略
设定20%的阶段性止盈点,达到目标后先减持1/3,剩余部分设置移动止盈。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能避免过度贪婪带来的回撤。
3. 做好行业轮动准备
我会把$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作为核心配置,但会根据季度报告及时调整预期。比如发现新能源车产业链出现拐点时,可以适当向人工智能侧倾斜。
四、普通投资者的实操建议
1. 定投优于一次性投入
对于这类波动较大的行业基金,建议采取周定投或月定投方式。历史数据显示,定投$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这样的基金,能有效平滑买入成本。
2. 关注三个关键时点
季报披露后一周、重大技术突破时、行业政策出台时,这三个时间点往往是布局的好机会。我注意到严凯经理的调仓也经常在这些时点前后。
3. 控制总体仓位
即使再看好,单只行业主题基金的配置也不要超过总资产的15%。$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虽然前景好,但也要注意分散风险。
投资没有后悔药,但复盘能让我们更清醒。$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和$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之所以能在上半年脱颖而出,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扎实的投研能力和清晰的投资逻辑。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可能无法精准预测每个风口,但可以通过选择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来增加自己"站对位置"的概率。下半年,我依然会重点关注这两只基金,但会更加注重组合平衡和风险控制。毕竟,投资是长跑,不是短途冲刺。
@东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