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细心的小伙伴发现,场内布局港股市场主要有两大类ETF。其一为跨境型,数量已达172只,且大多数支持T+0;其二为ETF港股通,属于比较小众,目前数量仅为17只。
2022年7月4日,ETF正式被纳入港股通交易,ETF港股通也为内地投资者“出海”配置,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的工具。历经了3年多发展,ETF港股通规模合计近350亿元。
同样都是瞄准港股,跨境ETF与ETF港股通,两者之间有何不同,有哪些产品是布局港股的利器呢?
4位数产品代码,或是ETF港股通鲜明的特征之一。此外,从管理产品的公司来看,都属于注册在香港或者境外,比如华夏基金(香港)、易方达资管(香港)、贝莱德资管(北亚)、南方东英资管、恒生投资管理。

借助ETF港股通来布局港股,有着三大较显著的优势,具体包括如下:
其一,持仓锐度更高:无需QDII额度即可配置(包括还没纳入港股通标的)港股或美股中概,且跟踪准确度高;
其二,盯盘时间延长:由于交易跟随港股,每天可多一个半小时交易时间(中午多11:30-12:00,午后多15;00-16:00),能更好捕捉A股收盘后的增量行情,同时还可规避传统ETF升贴水导致的净值核算滞后问题;
其三,长期费率较低:以盈富基金为例,低至万4的管理费为长期投资提供了便利。
香港上市的ETF,想要纳入南向交易,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包括上市时长、指数推出时长、资产管理规模、基准指数中联交所上市股票权重等。

眼下,AH溢价向下趋势不减,驱动资金南下寻找补涨机会。而ETF港股通在港股的投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可转化为业绩优势,从以上17只ETF港股通表现来看,今年大多数都跑赢了A股跟踪相同指数的ETF。
从指数特征来看,17只ETF港股通,又可分为指数宽基、风格指基、行业指基。
12只指数宽基:分别跟踪恒生指数(3只)、恒生科技指数(5只)、MSCI中国指数(2只)、香港100指数(1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1只)。
4只风格指数:分别跟踪恒指ESG增强(2只)、恒生高股息率(1只)、香港红利(1只)。
1只行业指数:华夏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数ETF,港股创新药含量和纯度较高,且无场外申赎限制。
从南下持有市值来看,南方恒生科技(3033)吸金能力领先,盈富基金(2800)、恒生科技ETF(3032)、恒生中国企业(2828)也较受到追捧,华夏恒ESG(3403)、标智香港100(2825)、易方达恒指ESG(3039),3只产品吸金情况滞后。
从今年表现来看,17只港股通ETF涨幅均超过20%。其中,华夏恒生生科ETF(3069)已翻倍,易方达恒指ESG增强ETF(3039)、华夏恒指ESG增强ETF(3403),两只产品涨幅超过30%。
从日换手率来看,南方恒生科技(3033)、恒生中国企业(2828)、盈富基金(2800)成交量较活跃;标智香港100(2825)、安硕中国ETF(2801)、GX中国(3040)、安硕恒生指数(3115)活跃度较低。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港股通ETF相对同样跟踪指数的跨境ETF,今年以来有着较明显的超额收益。其中,GX恒生高股息率ETF、华夏恒指ESG增强ETF、易方达恒指ESG增强ETF,超额收益更为显著。

今天,在阿里巴巴超预期财报,以及测试新款AI芯片传闻带动下,港股科技也迎来了像样的上涨行情!前段时间与走势亮丽的A股科技板块相比,后续是否存在补涨机会呢?
Wind统计显示,上周ETF净流入42.78亿元,流入最多的基金类型就是跨境ETF,集中在具体的行业和主题。份额流入靠前的ETF指数标的,分别为:港股通互联网、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业等。可见先知先觉的南下资金,九月份依然更看好港股科技方向。

司令也知道,大家在挑选港股ETF时,一般都不大会考虑ETF港股通,习惯于以跨境ETF为主,就当作多了解一点基金知识吧。如果想要体验,优先考虑成交活跃、且跟踪恒生科技的ETF港股通产品。
欢迎关注“养基司令”,本号「轻」财经资讯,「重」选基技巧,坚持用数据说话!
整理数据不容易,辛苦动动手指点赞支持。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法律文件。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九月基金投资策略# #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8月行情收官 大家都赚了多少?#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2734)$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C(OTCFUND|013172)$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创作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