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
#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
$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
$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
恒生科技:2025年下半年行情核心主线与博时恒生科技ETF的配置逻辑
一、产业趋势:AI革命引领全球科技周期,港股稀缺资产价值重估
AI产业浪潮的全球共振
- 技术迭代加速商业化落地:2024-2025年,中国AI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大模型在“推理与知识”维度排名全球第三,标志着中国AI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港股科技龙头(腾讯、阿里、小米等)在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开发、商业应用等环节深度布局,资本开支同比增幅超100%(腾讯2025Q1资本开支同比+91%),云业务收入同步高增(阿里云+18%、百度智能云+42%)。
- AI赋能全产业链:从硬件(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芯片)到应用层(美团本地生活AI调度、网易游戏AIGC),港股科技企业率先受益于AI商业化。预计2025年全球AI投资规模超2000亿美元,中国凭借庞大市场与用户基础,应用创新潜力领先。
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性机遇
回顾历史,每轮牛市均由主导产业驱动:- 2005-2007年:城镇化推动地产链;
- 2012-2015年:移动互联网引爆科创;
- 2019-2021年:新能源领跑;
- 2025年:AI产业周期接棒。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关键期,政策强力支持新质生产力(两会强调“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港股科技企业作为创新主力,估值与业绩双击条件成熟。
二、市场逻辑:流动性、估值与资金面的三重共振
流动性宽松: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的港股弹性
- 降息催化流动性释放: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50bp,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后三个月内港股上涨概率达71%,平均涨幅32.5%。港股作为离岸市场,通过港币-美元联系汇率直接受惠于海外流动性,科技板块因成长属性对利率敏感度更高,反弹弹性显著优于其他资产。
- 美元走弱驱动估值重塑:当前美元指数与黄金计价背离,反映全球货币体系隐性贬值。历史上港股与美元指数呈负相关性,美元走弱周期中,港股科技估值有望系统性提升。
估值洼地:全球对比下的高赔率资产
- 绝对估值低位:截至2025年5月,恒生科技指数PE(TTM)仅21.4倍,处于近3年滚动均值-1倍标准差水平,显著低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35倍)及A股创业板(40倍+)。
- 相对折价显著:港股信息技术板块估值分位数(25%)远低于美股(91%);龙头个股如腾讯、阿里对比谷歌、亚马逊存在30%-50%折价,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资金面改善:内外资合力下的增量引擎
- 南向资金主导定价权:2025年Q1南向资金净流入4113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占港交所成交额比重超20%(2020年不足10%),内资机构(公募、险资、私募)成为主力,推动定价权从外资向内资转移。
- 外资低配反转在即: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仅2.2%,显著低于中国经济占全球20%的权重。外资进一步流出空间收窄,回流港股科技等高弹性板块概率提升。
- 回购潮印证底部价值: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回购金额达1198亿港元(如某互联网平台单家回购834亿港元),企业自发增持凸显长期信心。
三、产品优势:博时恒生科技ETF的精准布局价值
指数编制:聚焦龙头与成长性双因子
- 恒生科技指数(HSHKBIO):覆盖30家港股科技龙头,互联网(权重50%+)、硬科技(中芯国际)、新消费(小米)均衡布局,单成份股权重上限8%降低波动风险。
- 稀缺资产包:独家纳入未盈利创新企业(如AI制药、人形机器人),相较A股科创属性更强,充分捕捉AI产业红利。
管理能力:头部平台与量化团队的协同效能
- 基金经理万琼:17年从业经验,在管规模506亿,擅长指数精细化运作。其管理的博时恒生科技ETF(159892)2025Q1涨幅27.32%,同类排名前5%,年化跟踪误差仅0.02%。
- 投研体系支撑:博时指数团队为国内首批量化团队,11年平均从业年限,通过衍生品对冲(恒指期货)与申赎套利严控偏离。
工具属性:低门槛、高效率的配置载体
- 费率优势:管理费0.5%/年,C类份额免申购费,持有>30天免赎回费,显著低于主动型QDII基金。
- 流动性保障:底层资产为场内ETF(159742),支持T+0交易,联接基金提供场外便捷入口。
四、风险与策略:把握节奏的攻守之道
短期扰动与长期趋势的平衡
-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摩擦或阶段性压制风险偏好;
- 港股波动率较高(近三年最大回撤-37.39%),需控制仓位<30%;
- 美联储降息节奏若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调。
- 风险提示:
配置策略:定投与事件驱动的结合
- 长期定投:按月分批布局,利用港股高波动摊薄成本。历史回测显示,定投该基金3年预期收益18%-25%。
- 事件驱动加仓:
- 政策催化(如AI产业扶持细则、科创板扩容);
- 技术突破(如国产大模型海外落地);
- 资金异动(南向单日净流入>200亿港元)。
结语:港股科技的长周期起点
恒生科技板块正站在“AI产业周期+流动性宽松+估值修复”的三维共振起点。博时恒生科技ETF(014439)以其对核心资产的精准覆盖、头部管理人的风控能力及工具化产品的效率优势,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科技牛市的高效载体。当技术的星辰大海遇见估值洼地,此刻的播种恰是拥抱中国创新红利的战略时刻。#海洋经济再迎利好!如何掘金?# #A股上半年收官!晒晒你的投资收益# #军工利好扎堆出现 军工股持续活跃# #全线大涨!芯片王者归来# #华为+瑞金医院:开源AI医疗核心模型 # #AI算力需求高景气 产业链股持续活跃# #掀涨停潮!军工板块王者归来#@博时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