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周,医药股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行情:第一周小幅上涨,第二周明显回调。不少投资者开始疑惑:年初以来涨势强劲的医药板块,是不是要“熄火”了?还能不能继续布局?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当前医药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机会。
1. 医药指数走势回顾

过去两周(8月18日-8月29日),医药板块指数呈现出“震荡-回调”的走势。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两周内-2.52%,跑输恒生指数。
第一周(8月18日-22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0.93%(期间恒指+0.27%);
第二周(8月25日-8月29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3.41%(期间恒指-1.03%)。
恒生港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两周内-2.59%。
第一周(8月18日-22日):恒生港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0.99%;
第二周(8月25日-8月29日):恒生港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3.54%。
医药50指数两周内+3.18%,跑输沪深300指数。
第一周(8月18日-22日):医药50指数+1.7%(同期沪深300指数+4.18%)。
第二周(8月25日-8月29日):医药50指数+1.46%(同期沪深300指数+2.71%)。
(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29日)
从结构上来看:
1. 创新药板块出现了阶段性回调。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板块是今年医药指数的逻辑主线,前期累积了相对可观的涨幅。近两周港股创新药多空交织,既有多家公司中报业绩超预期,也有部分公司配股等利空;在乐观氛围愈浓、行业间轮动加快的背景下,创新药震荡回调、跑输市场;
2. 医药板块内部轮动。医疗器械、CXO(医药研发外包) 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医院、中药、血制品、药店等顺周期方向表现一般,跑输医药指数,显示出板块内部正在发生“轮动”。
2. 医药行业展望
(一)从短期维度来看,医药板块有望继续呈现震荡向好态势:
(1)
创新药短期超涨后或有技术性调整,但震荡向好的判断不变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之所以能跑赢市场、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背后有两个核心驱动因素:一是行业自身基本面持续改善,二是宏观环境和市场风格的有利配合。
从宏观角度看,当前经济处于探底阶段,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这一环境特别有利于创新药这类成长型资产——因为它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未来的研发成果和盈利潜力,低利率环境会提升其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从而推动整体估值中枢上移。
从定价机制来看,创新药企业通常采用“现金流折现(DCF)”模型来评估其研发管线的价值。这种模式天然决定了股价对预期变化极为敏感:一旦有重磅合作(BD)落地、临床进展超预期或新药商业化提速,股价可能快速上涨;反之,若研发受阻或合作不及预期,也可能迅速回调。此外,短期市场情绪和资金偏好也会加剧板块波动。
因此,创新药板块波动大是常态。但我们认为,只要中国创新药迈向全球化的长期趋势不变,当前的震荡并不可怕。相反,如果市场情绪能从前期的“极度乐观”逐步回归到“理性中性”,反而会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好的中长期布局机会。
(2)
关注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效应。
我们认为,接下来医药板块内部有两个轮动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具备“科技属性”的新兴赛道,比如AI+医疗、AI赋能药物研发(AI+制药)、脑机接口等。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暖,资金对高成长性、前沿技术类主题的关注度正在提升,这类方向有望在板块内获得更多青睐。
二是业绩有望迎来拐点的细分领域,特别是从已披露或预期中的中报、三季报来看,经营趋势出现改善的行业,如CXO(医药研发外包)、高值耗材、医疗器械等。这些板块前期受行业周期和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如今基本面逐步企稳,正迎来修复契机。
简单来说:一边是“想象力驱动”的科技主线,一边是“基本面回暖”的价值接力,两者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医药行情的重要支撑。
(一)从中期维度来看,对医药板块后续走势相对乐观:
医药板块依然处于相对低位。
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离最近5年的价格高点仍有50%的差距;从相对位置来看,过去4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年-2024年),医药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相对排名分别为26、20、16、31,4年整体排名28/31。(数据来源:wind)
医药板块的悲观预期已被市场充分认知。
从2023年至今,医疗反腐重塑医药行业的商业化模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医保收支失衡、控费压力加大,设备采购及更新受抑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消费医疗受抑制。诸多与宏观大环境相关的负面因素充分反映在医药板块的定价中。市场只看到了医药板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过程中的顺周期属性,却忽视了医药板块的创新和科技属性。
创新药板块的系统性重估或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2025年初以来,随着诸多中国biotech/pharma不断超预期的BD落地,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亦迎来了自己“deepseek”时刻,多年来依靠工程师红利及工业化能力积累的产品管线,叠加海外mnc面临专利悬崖而对BD的强需求,使得中国创新药板块迎来系统性重估。这样的产业化趋势一旦成型,或将会是一个能持续若干年的过程。作为医药板块内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药有望带动医药指数系统性修复。
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
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能否接力创新药出现轮动,取决于两个前提:第一,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第二,拐点出现后向好趋势是否能持续。短期内CXO及高值耗材已基本符合这两个前提。从中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医疗器械龙头公司经营拐点或已出现。站在中期视角,我们可以期待医药板块内的顺周期方向(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中药、药店等)的随着经济、消费企稳后的渐次修复。
(以上个股信息仅作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医药指数分析
(一)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该指数可视为纯创新药(含仿转创,不含CXO)。创新药后续有望震荡向好,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该指数我们可考虑震荡中逢低择时布局的策略。当前位置指数若有5-10%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指数成份股中约有70%创新药企,10%耗材器械企业、10%互联网医疗企业、10%消费医疗企业(数据来源:wind)。后续有望迎来医药板块内部非创新药的其他子行业(如CXO、高值耗材)的轮动,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短期内看好医药板块内部轮动的视角,该指数可考虑采用震荡中逢低择时布局的策略。
(三)医药50指数:
该指数在创新药、仿制药、中药、器械耗材以及消费医疗之间的分布比较均衡。对该指数,在当前位置若有5%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C(OTCFUND|011895)$$博时中证医疗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98)$
#三大指数下跌!A股缘何突然调整?##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九月基金投资策略##指数操盘手集结令##机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迎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