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药”趁早#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中国创新药行业似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记得三年前,创新药板块还处在寒冬期。当时集采政策让整个医药行业风声鹤唳,许多投资者对这个板块避之不及。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医疗行业的投资者,我始终相信中国创新药的未来。这种信念源于一个简单的观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和最完善的医药制造产业链,这为创新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现在回过头看,2025年确实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转折点。政策东风和AI技术的突破,让这个行业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国家医保新政支持创新药首发高价,解决了药企最担心的"研发投入打水漂"的问题。而AI技术的应用,更是将新药研发周期从传统的10年缩短到了5-6年。这种效率的提升,直接反映在了药企的财务报表上。如今,随着一系列重磅BD(业务发展)交易的落地,中国创新药企正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工程师红利。中国每年培养的医药相关专业人才数量惊人,这些高素质人才支撑起了整个行业的研发能力。其次是工业化能力。经过多年积累,中国药企在规模化生产上的优势开始显现。
更重要的是政策东风。国家医保新政允许创新药首发高价,这意味着药企终于可以期待"研发-盈利-再研发"的良性循环。要知道,在医药行业,政策就是最大的风向标。
我认为当前创新药板块的估值整体处于合理区间。虽然部分龙头企业的市盈率看起来较高,但考虑到其管线价值和BD(业务发展)潜力,这种溢价是合理的。一方面,AI技术的应用正在大幅降低研发成本。过去一个新药研发要10年10亿美元,现在可能只需要原来1/3的时间和成本。这意味着潜在回报率在提升。另一方面,海外大型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对中国创新药的需求激增。这种结构性变化带来的估值提升是可持续的。
从行情演绎来看,我认为未来两年创新药板块将呈现结构性行情:一是,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头部企业将继续获得估值溢价;另外,那些依靠单一产品或仿制药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
创新药的投资逻辑其实很简单:需求刚性+技术突破+政策护航。就像我们买房子要看地段、配套和开发商实力一样。
首先是人人都需要的刚性需求。生病就要吃药,这个需求不会因为经济好坏而改变。中国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人口已超3亿,慢性病用药需求持续增长。我父亲每天要吃的降压药,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是技术突破带来的爆发点。基因编辑、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等新技术不断突破,让原来治不好的病有了希望。就像智能手机颠覆传统手机一样,这些新技术正在重塑医药行业。
最后是政策支持。国家药监局近年来的审评审批改革,让创新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医保谈判虽然压价,但给了创新药快速放量的机会。这就像给好苗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创新药行业的专业性太强,个股选择难度很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指数基金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为例,它跟踪的是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这个指数涵盖了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港股通医疗龙头。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欧美大型药企面临专利悬崖的背景下,中国创新药企的BD能力正在被全球市场重新评估。这些企业有几个共同特点:
1. 研发管线丰富
2. 国际化程度高
3. 成本控制能力强
特别是在集采政策下,这些龙头企业反而能通过行业整合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说到这只基金的具体优势,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博时基金在医药领域布局多年,投研实力雄厚。基金经理万琼女士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在医药行业研究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功底,这样的专业背景让人放心。其次是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科学合理,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行业代表性。采用指数化投资,分散风险。医药行业个股波动大,指数化投资可以平滑波动。再则机构认可度高,较高的机构持仓比例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其的认可。最后是基金公司的实力支撑,博时基金作为老牌公募,在产品运营和风险控制方面都值得信赖。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特别看重基金的透明度。这只ETF联接基金的投资标的非常清晰,主要配置港股通中的优质医疗企业。从历史表现来看,虽然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长期趋势是向上的。这正符合我"长期持有、淡化择时"的投资理念。
对于想参与创新药投资的普通人,我有几个建议:
1. 控制仓位:医药行业波动大,建议配置不超过可投资资产的20%。
2. 长期持有:医药研发周期长,短期波动不应影响长期判断。
3. 定投方式:可以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平滑买入成本。
4. 持续学习:关注行业政策变化、研发进展等重要信息。
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真正具备国际化能力的龙头企业;二是在AI制药领域有实质性布局的公司;三是专注特定疾病领域、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小型创新药企。而通过投资$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4424)$这样的指数产品,我们普通投资者可以一键布局这些优质企业,分享行业成长的红利。
投资就像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阶段。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波动,但长期来看,这个行业的投资价值是确定的。对于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个股的投资者来说,选择一只好的医药行业指数基金,可能是分享行业成长红利的不错方式。在创新药这个充满希望的赛道上,让我们用理性和坚持,等待时间的玫瑰绽放。@博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