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13:43:1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双周看医药】创新药领涨,中期值得乐观

过去两周,医药板块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两周累计上涨7.37%,跑赢大盘。医药板块是否正在迎来新一轮布局良机?板块内部又有哪些新动向?今天,我们来梳理近两周医药行业的关键变化,并展望未来1-3个月乃至中长期的投资思路。

1. 医药指数走势回顾

过去两周(8月4日-8月17日),医药板块指数呈现“震荡-向上突破”的走势。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两周内上涨7.37%,显著跑赢恒生指数。

第一周(8月4日-8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震荡后上涨0.23%(期间恒指涨1.43%);

第二周(8月11日-8月15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12%(期间恒指涨1.65%)。

恒生港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两周内上涨6.66%。

第一周(8月4日-8日):恒生港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震荡后跌0.65%;

第二周(8月11日-8月15日):恒生港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涨7.36%。

医药50指数两周内上涨1.74%,跑输沪深300指数。

第一周(8月4日-8日):医药50指数下跌0.8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23%)。

第二周(8月11日-8月15日):医药50指数上涨2.6%(同期沪深300指数涨上2.37%)。

(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17日)

2. 行业亮点与趋势

(1)创新药仍是主线,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

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依然是本轮行情的“发动机”。尽管第一周因前期涨幅较大、指数样本调整等因素出现震荡回调,但第二周迅速修复并创出新高。在产业趋势不变、景气度的背景下,创新药整体震荡向上的态势不变。

(2)医药板块内部轮动及扩散。

在创新药带动整体情绪回暖的背景下,资金开始向其他细分领域扩散。一是高值耗材:受益于集采政策优化和低基数,迎来明显轮动上涨;二是科技医疗概念:脑机接口、AI医疗等“医药+科技”标的在政策催化下补涨;三是港股互联网医疗:京东健康等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推动板块走强。

(3)其他细分领域表现一般

相比之下,医院、中药、药店、血制品等与经济周期关联更紧密的方向表现平淡,暂时跑输医药整体指数。

3. 医药行业展望

我们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医药行情?不妨从短期(1-3个月)和中期(3-12个月)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从短期维度来看,医药板块有望继续呈现震荡向好态势:

创新药短期超涨后或有技术性调整,但震荡向好的判断不变

创新药为何强势?未来怎么看?过去三个月,创新药板块走出了“利好催化→估值提升→轮动回调→再度突破”的行情。这轮上涨的背后,既有行业自身的积极变化,也受益于宏观环境的利好。核心驱动因素有三:一是基本面回暖:中国药企频频拿下海外大额授权(BD),研发进展顺利,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显著提升。二是宏观环境有利:经济弱复苏、利率下行,资金更愿意给高成长赛道估值溢价,创新药正受益于此。三是相对景气度高:相比其他行业,甚至医药内部的传统板块,创新药更具成长性和想象空间,成为资金优选。

创新药为什么波动大?创新药靠“未来管线”定价,一旦研发、授权或商业化进展超预期或不及预期,股价就容易大幅波动。

后市怎么看?创新药短期可能因情绪过热出现震荡,但长期趋势未变。指数若能经历从乐观到中性预期的回摆,或能迎来好的加仓机会。

关注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效应。

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医药板块交易热度提升,板块内部的轮动与高低切换趋势有望持续。建议重点关注两类方向:一是高值耗材及科技属性赛道,二是具备“医药+科技”标签的细分领域也更具弹性,可能继续获得资金关注。

其他子行业的基本面拐点验证。

当前已进入2025年中报及三季报密集披露期,是观察医药板块其他子行业是否真正迎来业绩拐点的关键窗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季度开始,部分顺周期方向或将面临低基数效应。若能在基本面出现改善的同时,确认趋势持续向好,则有望接力创新药,形成板块轮动,进一步带动医药整体指数向好。

(二)从中期维度来看,对医药板块后续走势相对乐观:

 医药板块依然处于相对低位。

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离最近5年的价格高点仍有50%的差距;从相对位置来看,过去4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年-2024年),医药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相对排名分别为26、20、16、31,4年整体排名28/31。(数据来源:wind)

 医药板块的悲观预期已被市场充分认知。

从2023年至今,医疗反腐重塑医药行业的商业化模式;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医保收支失衡、控费压力加大,财政收支失衡、设备采购及更新受抑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消费医疗受抑制。诸多与宏观大环境相关的负面因素充分反映在医药板块的定价中。市场只看到了医药板块在经济下行过程中的顺周期属性,却在悲观中忽视了医药板块的创新和科技属性。

 创新药板块的系统性重估或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2025年初以来,随着诸多中国biotech/pharma不断超预期的BD落地,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亦迎来了自己“deepseek”时刻,多年来依靠工程师红利及工业化能力积累的产品管线,叠加海外mnc面临专利悬崖而对BD的强需求,使得中国创新药板块迎来系统性重估。这样的产业化趋势一旦成型,或将会是一个能持续若干年的过程。作为医药板块内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药有望带动医药指数系统性修复。

 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

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能否接力创新药出现轮动,取决于两个前提:第一,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第二,拐点出现后向好趋势是否能持续。短期内CXO及高值耗材已基本符合这两个前提。对于CXO而言,海外业务受益于重磅大单品放量、国内业务受益于创新药景气度回升;对于高值耗材而言,集采优化、前期出清后的低基数效应或使得向好趋势维持。站在中期视角,我们可以期待医药板块内的顺周期方向(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中药、药店等)的随着经济、消费企稳后的渐次修复。

(以上个股信息仅作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4. 医药指数分析

(一)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该指数可视为纯创新药(含仿转创,不含CXO)。创新药后续有望震荡向好,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该指数我们可考虑震荡中逢低择时布局的策略。当前位置指数若有5-10%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指数成份股中约有70%创新药企,10%耗材器械企业、10%互联网医疗企业、10%消费医疗企业(数据来源:wind)。后续有望迎来医药板块内部非创新药的其他子行业(如CXO、高值耗材)的轮动,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短期内看好医药板块内部轮动的视角,该指数可考虑采用震荡中逢低择时布局的策略。当前位置指数若有0-5%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三)医药50指数:

该指数在创新药、仿制药、中药、器械耗材以及消费医疗之间的分布比较均衡。对该指数,在当前位置若有0-5%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C(OTCFUND|011895)$$博时中证医疗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98)$

#券商价值重估行情:板块低估低配##华为麒麟芯片回归!鸿蒙破千万生死线##沪指创近10年新高##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