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29 16:25:14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西
把握科技消费技术渗透机遇

#AI眼镜风潮来袭 概念股站上风口?#

$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混合C$

$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混合A$

我在深圳某科技园区工作,每天佩戴的华为Watch GT5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款智能手表通过光学心率传感器和Pulse Ox脉搏血氧监测功能,不仅能精准记录她的日常运动数据,还曾在夜间睡眠时检测到异常呼吸暂停,及时提醒她就医并确诊早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医疗级的健康监测能力,正推动智能穿戴设备从运动辅助工具向个人健康管理终端升级。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小米、苹果、华为占据前三甲。智能手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传感器技术的突破——采用MEMS工艺的PPG光电容积传感器,通过绿光照射皮肤下血管的血流变化,实现心率监测误差小于5%,部分高端产品如Garmin Move Trend甚至支持血氧、压力、睡眠阶段等多维度健康数据追踪。这种技术进步催生了两大投资机会:一是传感器产业链,如舜宇光学的光波导模组、韦尔股份的CIS图像传感器;二是健康数据服务,如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健康管理平台,通过AI算法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

智能家居系统:重构居住体验的生态革命

在上海某智能社区,王先生的家通过欧瑞博全屋智能系统实现了“无感交互”。清晨起床时,窗帘自动拉开,空气净化器切换至新风模式;夜晚起夜时,智能地脚灯通过毫米波雷达感应人体移动,自动调节亮度避免刺眼。这种场景化的智能体验背后,是AIoT技术的规模化落地——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全屋智能渗透率突破25%,智能安防设备增速达35%。

智能家居的投资逻辑围绕“硬件+平台+服务”展开。硬件层面,欧瑞博的超级智能开关、艾特智能的智能安防四件套等单品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用户安装门槛;平台层面,小米、华为等企业通过开放API接口构建生态,如小米的HyperOS系统实现设备间无缝联动;服务层面,智能家居与社区物业、能源管理等场景结合,衍生出远程运维、能源优化等增值服务。政策端,发改委“以旧换新”补贴和“十五五”数字家庭建设规划,进一步加速传统家电智能化改造需求释放,预计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AR眼镜:工业与医疗场景的效率革命

在合肥某三甲医院的手术室,胸心外科医生佩戴雷鸟创新的AR眼镜,通过术前CT构建的3D肺部模型,实时叠加手术路径和切割深度,精准切除多个肺部结节。这种“导航式”手术将传统手术风险降低30%,并避免了CT穿刺定位可能引发的血气胸并发症。在工业领域,宝通科技的智能输送带系统通过AR眼镜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运维效率提升50%,硬件成本较2023年下降28%。

AR眼镜的爆发依赖三大技术突破:一是Micro-OLED显示技术,如雷鸟创新的Air 2s“躺躺镜”实现120英寸虚拟巨幕;二是轻量化设计,Rokid Glasses仅重49克且国产化率达100%;三是边缘计算能力,华为的5G+AI方案使工业终端响应速度降至0.12秒。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如水晶光电的窄带滤光片、歌尔股份的整机组装,以及下游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如众阳健康的护理智能体已在济南三甲医院实现临床验证,降低护理差错率30%以上。

投资策略:把握技术渗透与政策红利的共振

1. 产业链卡位:重点关注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企业,如新大陆在智能支付终端领域的“芯片+终端+平台”布局,其搭载生物识别模块的智能POS机毛利率维持在38%-45%区间;恒玄科技作为智能音频芯片龙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TWS耳机、智能眼镜等设备。

2. 场景落地优先:优先选择医疗、工业等B端场景渗透率高的标的,如众阳健康的医疗AI硬件、宝通科技的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这类企业受消费端波动影响较小,且政策支持力度大。

3. 政策驱动机会:发改委“以旧换新”政策明确支持智能硬件更新,深圳、上海等地对AR/VR企业提供专项补贴,重点关注受益于设备替换需求的企业,如新大陆的非接触式支付终端、华为的5G边缘计算方案。

风险与机遇的动态平衡

当前科技消费投资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技术迭代风险,如区块链支付协议的碎片化可能导致15%的跨境支付兼容性问题;二是市场竞争风险,智能眼镜领域头部企业市占率已从2023年的58%升至2025年的67%;三是政策监管风险,欧盟GDPR与中国《数据安全法》对数据跨境流动的不同要求可能增加合规成本。

但机遇同样显著:技术层面,碳中和驱动的绿色支付终端成本已与传统设备持平,预计2030年绿色终端占比将达60%;市场层面,AI眼睛在医疗、教育等长尾市场的毛利率仍维持在45%以上;政策层面,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试点将带来增量机会,如深圳的车路协同支付系统已吸引超1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

以上总结

从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到AR眼镜的手术导航,从智能家居的无感交互到工业元宇宙的无感革命,科技消费正从“技术概念”走向“生活刚需”。对于投资者而言,$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混合C$ 基金(014422)等聚焦科技消费主题的产品,通过布局智能硬件、医疗科技、高端制造等细分领域,有望捕捉技术渗透与政策红利的双重机遇。在具体操作上,建议采用定投策略平滑市场波动,重点关注2025年二季度持仓变化,若基金进一步增持无感支付、AI眼睛等细分领域龙头,将显著增强其科技消费主题的纯正性。

@弘毅远方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