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度业绩盘点,我更多的笔墨还是放在了创新药上。
可以理解,毕竟医药委屈太久了,这波大牛市不管是因为BD、License-out的基本面因素,还是Hibor的流动性泛滥,行情都是非常好的。
可作为对比,我们似乎是把北交所的大牛市给忽略掉了。
北交所的“牛市”
北交所整体市值不大,可以和中证2000指增一起,视为小盘增强策略的一个观察切面。
这几年北交所的走牛,也的确离不开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中小市值风格。
我们常用万得微盘股的表现来刻画小盘股的牛市多么的惊人,但事实上万得微盘股指数因为调仓频率太高摩擦成本太大,导致其跟踪起来并不现实。
所以注定了它只能看看,但摸不着。
可北交所咱是能摸着的,我统计了一下2023年以来跑得最好的三只北交所基金,不仅大幅跑赢了作为基准的北证50,甚至比作为橱窗的微盘股指数还猛。
不知不觉间,很多北交所的主题基金,其实也走了三年的牛市了。
这7只都是区间回报在100%往上,业绩最好的一批北交所主题基金。
表现最好的华夏北交所创新,用几乎和同类差不多的最大回撤水平,取得了将近250%的回报。
这个表现不仅跑赢了北证50指数区间的收益近150%,在全市场所有主动基金里,业绩也是数一数二的。
再拉近点看,半年度业绩含“北”浓度高,924以来含“北”浓度更高。在上半年里,排名前十的基金里,有2只是北交所主题基金。
而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近一年,积累了924以来全部涨幅的北交所基金业绩更是几乎全部的占领了业绩排行榜。
被动投资也需要主动管理
截至6月底,北交所目前上市公司共268家,北交所主题基金虽说是主动管理,但考虑到流动性和质地,大部分产品都必然会采用抽样选股的方法,甚至成分股也不是只拘泥于北交所,这其实和指增的效果很像。
所以,同样是指数基金,但是收益回撤水平以及跟踪误差也是有区别的,这个比较考验管理人的经验和能力。
就比如我们熟悉的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就有上千只,所以各家机构的中证2000ETF势必要做一定的抽样。
选样方法不同,选样标的不同,所以最终展现出的中证2000的超额也不一样。
之前,米斯特李在《选对产品,让我多赚一个涨停》中谈到了各家公募中证2000的超额情况。
当时我们就发现,中证2000ETF华夏是中证2000指数基金里超额比较明显的,甚至已经在和别家的2000指增掰手腕了。
所以说,管理指数远没有我们想得这么简单,被动产品也需要主动管理,能把二者更高效的结合起来,就善莫大焉了。
北交所是主动权益价值发现的一个微观缩影
目前不管股债,如果用一个字盖过就是“卷”。
债那边每天被小作文左右,折腾半天赚不来一个bp;股就更明显了,随着买方、卖方的普遍内卷,大票的定价效率越来越准,全市场选股的主动基金想战胜沪深300、中证A500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市场定价确实政在变得越来越有效,这是事实我们要承认,但我们同样承认的是,小盘股的超额还是挺丰富的。
尤其是北交所这种市场机构参与者并不算特别多,也不像沪深300那么的“卷”,有一些没有充分价值发现的地方,机构投资者能发挥他们的研究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过去三年,那么多北交所主题基金都战胜了北证50指数。
北证50为什么有行情?
华夏北交所创新的基金经理顾鑫峰之前讲到过,北交所的这268家公司,是从新三板6000多家公司中选出来的,几乎是30选1的比例,质地从整体上看,相对是说得过去的。
大家做研究,基本都是从挖掘产业链和行业出手,梳理行业上的龙头,有时会发现龙头竟在北交所。
比如锦波生物在全球首次实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工业化生产,独家拥有国内仅有的3张该材料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种公司在北交所,营收和利润体量不会特别高,但在专精特新小巨人赛道,龙头就是龙头,在哪都是龙头。
这样的机会你怎么能把握住?
就是要专门的研究、追踪和产业链梳理。
北交所脱胎于新三板,而顾鑫峰在2015年新三板刚刚设立不久,就在专户从事新三板的投资和研究,不管是新三板还是今年的北交所,精力投入在这里,研究在这里,把握机会当然也会在这里,业绩就会在这里。
公募的价值发现能力,本质是一种定价能力。
一种是在无人问津的低估值时买股票,等到后面叙事、业绩的回归,这是价值型基金经理的打法,今年来朱熠的华夏价值精选涨了24%,就属于这种。
一种是产业趋势爆发的早期靠对产业链的深度研究把握个股阿尔法,吃到业绩、估值双击的大肉,这是成长型基金的打法,今年来华夏龙头系列的华夏创新医药龙头涨了48%,定位高端制造的华夏智造升级涨了22%,其实就属于这种。
那主动管理与量化结合,通过数理统计找到股票涨跌的历史规律,在正确的时间买入定价错误的股票,是不是也是一种价值发现能力?
周末在北京,听一年一度指数大会的嘉宾分享,有个朋友讲到,2021年到现在,如果买中证500那离高点还差的远,但如果买华夏中证500指增,你现在已经历史新高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定价效率的体现?
作为权益大厂,华夏的被动投资实力很强,这点已经无需赘言,但以北交所主题基金为代表,华夏在主动权益、指增方向的出彩表现也在表明,他们的主动管理能力同样值得重视。
主动和被动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没有主动权益在价值发现上越发公允的市场定价,怎么会有被动投资的大发展呢?
在浮动费率改革的背景下,主动权益要么做价值均衡的高夏普,要么做指数增强,这个趋势是确定的。
方法论可以有很多,但我们对公募的定价能力和价值发现能力的要求,是没变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