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场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普涨行情开启“金九”下半程——三大指数全线收红,创业板指更是一举突破近三年多以来的盘中高点,市场活跃度与赚钱效应显著回升。这场由“科技主线+资金回流”驱动的反弹,不仅修复了近期震荡格局,更传递出市场对“政策底+技术底”的双重认可。
指数齐涨:创业板指“破局”,市场情绪回暖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65%,收报3875.31点;深证成指涨幅达3.36%,收于12979.89点;创业板指表现最为强劲,单日飙升5.15%,收于3053.75点,刷新2022年6月以来的盘中新高。三大指数的同步上涨,标志着市场从“结构性行情”向“普涨格局”的切换,资金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市场活跃度的回升在成交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46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0050亿元放量超4596亿元,接近年内高位水平。资金的大规模入场,既反映了投资者对政策利好(如“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措施)的信心,也印证了市场对“科技成长”主线的共识。
AI算力领涨:科技主线回归,“易中天”再成焦点
盘面上,AI算力相关板块成为绝对主角,元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类行业板块涨幅位居前列。其中,被市场戏称为“易中天”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三大CPO(光模块)龙头,延续了近期强势表现,股价集体走高——新易盛涨超5%,中际旭创涨近4%,天孚通信涨超3%。
“易中天”的强势,本质是AI算力需求爆发的“技术映射”。随着AI大模型(如GPT-5、国产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激增,800G/1.6T高速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神经中枢”,其市场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凭借在高速光模块领域的技术壁垒(如1.6T光模块已进入量产阶段),成为全球AI算力网络的核心供应商,订单量与毛利率持续提升。
除“易中天”外,AI算力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也同步发力:半导体板块中的存储芯片(如兆易创新)、AI芯片(如寒武纪)涨幅超3%;通信设备板块中的基站天线(如通宇通讯)、交换机(如新华三)等个股亦跟随上涨。这种“全产业链共振”,反映出AI算力已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的关键阶段。
资金与政策双轮驱动:科技成长迎“戴维斯双击”
A股的普涨行情,离不开资金与政策的双重催化。
资金面上,近期公募基金、外资等机构加速布局科技板块。Wind数据显示,9月以来,科技类ETF(如人工智能ETF、芯片ETF)单周净申购额超20亿元,北向资金也连续两周净流入电子、通信板块。资金的集中流入,直接推高了科技股的市场热度。
政策面上,中央与地方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例如,工信部近期明确“加快推进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将“算力网络”纳入“新基建”重点支持方向;地方层面,上海、深圳等地已出台“AI算力补贴”政策,对数据中心、光模块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与研发补贴。这些政策红利,为AI算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撑。
后市展望:短期情绪向好,长期看技术与需求
近日的普涨行情,标志着A股市场情绪已从“谨慎”转向“乐观”。短期来看,科技主线(尤其是AI算力)仍将受益于资金流入与政策催化,具备“业绩+估值”双提升的空间。但需注意,部分科技股短期涨幅较大,需警惕技术面回调风险。
长期而言,AI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其需求增长具有确定性——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同比+40%),中国市场的增速将超全球平均水平。随着国产替代(如国产光模块、AI芯片)的加速推进,具备技术壁垒的龙头企业(如“易中天”、中芯国际等)有望持续受益。
科技成长“王者归来”,A股开启“金九”新篇章
近日的A股行情,不仅是一场“普涨反弹”,更是科技成长主线“王者归来”的宣言。从“易中天”的强势领涨到创业板指的历史新高,从成交额的放量到政策红利的释放,市场正用真金白银投票,传递出对“科技强国”“创新驱动”的坚定信心。
正如券商分析师所言:“科技成长股的上涨,本质是‘技术进步+需求爆发’的双重逻辑兑现。在AI算力、半导体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下,A股的‘科技牛’行情才刚刚开始。”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科技主线,关注“业绩确定性+技术稀缺性”,或将在“金九银十”中收获满满。
#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指数操盘手集结令#$华夏科创50ETF联接C(OTCFUND|011613)$$银华富裕主题混合A(OTCFUND|18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