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立足当下,创新药正在经历“起死回生,妙手回春”之路。
一、在政策支持和出海提振的逻辑下,创新药热度能否持续?
1•政策以点到面相互链接,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制度保障与激励
近两年国务院、医保局、药监局等围绕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审评审批、国际化等环节连续发文,看得见的系统性制度为医药事业保驾护航,加速推动产业发展。
再cue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尚未盈利但技术领先的企业保留了上市“绿色通道”,推进创新药企必要的投融资。
这些政策也反映出创新药赛道的“长坡厚雪”,为“万世开太平”。
2•出海逻辑不再是预期,而是“订单兑现”
2024年全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94笔、金额519亿美元;而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超70笔,合计交易金额超660亿美元。出海订单映国产创新药的价值,也就带来了风口投资机会。同时这些创新药企的盈利拐点正在出现,2024年起,伴随创新药企商业化道路的开启,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从减亏到2025年起预计批量进入盈利期。加上中国创新药收入占比不到较少,对比欧美,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单从政策与出海双轮驱动来看,创新药的行情逻辑发生的是实质性改变,它们也将作为创新药行情延续的有力支撑。
二、后市机会
中报在即,创新药企到了业绩兑现的关键期,盈利改善与研发投入、进展将成为关键,是对于后市行情延续的信心加持。
扩大国际影响力,出海订单继续扩张,有海外III期临床、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或已达成大额License-out的企业,继续享受里程碑+分成的双重红利;同时,新晋临期创新药企方向有市场的需求,未来扩展用途广。
这些都将推动医药行业起底反转,近期每一次创新药的回调都是非常不错的加仓补仓上车机会,政策+出海+低估+刚需,将持续推动。
三、除政策与出海外的其他投资优势
1•高壁垒带来“暴利”
真正具备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潜力的品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稀缺品,一旦验证成功,回报率极高。
2•技术平台复用、AI赋能,降本增效
ADC、双抗、小核酸、PROTAC、细胞基因治疗等平台型公司,同一技术可快速迭代出多条管线,研发费用边际递减;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AI+医疗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3•药企估值重塑
随着这些创新药企减亏、扭亏为盈,既带给了投资者投资信心,也回馈到药企,研发能够有获得感,推动医药板块估值重塑。
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创新药的投资也因为行情的转变也相应变得简单了许多,$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C$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 融合沪港深三地医药企业,既能够把握住医药行情,也能够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让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AH两市药企的估值重塑所展现出来的成长弹性与投资舒适区,未来的国产医药会更加强大,而我们的健康生活也会有更加有力地保障!@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