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2025年以来,创新药市场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相关基金表现亮眼。在这一背景下,$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C$基金凭借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对创新药赛道的精准把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近期创新药高位震荡、波动加大,投资者不禁心生疑虑:创新药行情还能持续吗?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在下半年又有着怎样的投资机会?
一、创新药行业现状与趋势
(一)政策环境空前利好
2025年堪称创新药政策的“大年”,政策环境达到历史最优水平。国家医保局推出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16条具体举措,从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到多元支付,构建起全链条支持体系。例如,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打破了以往基本医保独木难支的局面,形成“基本医保保基础、商保促创新”的分级保障机制,为高价值创新药开辟了增量支付渠道,极大地拓展了创新药的市场空间。
在审批与准入环节,创新药平均审批时长缩短57天,90%的新药能在上市2年内进入医保,且DRG豁免范围扩大,有效解决了创新药“入院难”的痛点,加速了创新药的市场渗透速度。
(二)技术突破与国际化进展显著
技术创新是创新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AI制药取得实质性突破,晶泰科技的AI平台将研发周期压缩2/3,药明康德借助AI驱动使研发成本下降40%,AI参与新药发现的占比达30%,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
在国际化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业的表现可圈可点。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龙头企业海外收入占比突破30%,出海模式从最初的License - out向自主商业化跃迁。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处方量季度环比增长50%,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突破50%,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渠道建设完成,信达生物的PD - 1在印尼获批后首季销售额破亿美元,彰显了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市场表现与潜在风险
从市场数据来看,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收益超90%,规模1个月内翻倍至120亿元,单日成交额突破40亿历史峰值,创新药ETF换手率超200%,动量因子贡献60%涨幅,杠杆融资余额达历史高位,市场热度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估值分化严重,部分中小药企借单一BD协议炒作估值,如某CAR - T公司股价透支未来5年预期收益,存在较大泡沫。
创新药研发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失败率超90%,2025年下半年关键三期临床集中披露(如CAR - T实体瘤、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一旦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个股闪崩。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不容忽视,FDA对中国药企现场检查延迟率上升,原料药出口限制可能切断供应链,对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构成潜在威胁。
二、$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C$ 基金剖析
(一)基金定位与投资策略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是典型的跨市场医药主题基金,投资范围横跨A股、港股医药龙头,业绩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50%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30% + 中债新综合指数20%”。
在投资策略上,股票投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60% - 95%。通过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市场估值、政策导向和流动性等因素,合理配置股票和债券。在股票投资中,聚焦创新药赛道,前十大重仓股100%为创新药企或转型创新药的传统药企,持仓集中度达64.5%,高于行业平均。港股仓位占比超40%,重点布局港股18A创新药企,充分捕捉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机会,与仅投A股的医药基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
(二)历史业绩表现
近3年,该基金涨幅25.06%,大幅跑赢业绩基准(7.52%)。2025年更是表现突出,截至7月30日,年内收益达77.79%,同类排名前0.72%,近一年收益92.9%,超越98.43%同类基金。不过,该基金也呈现出高弹性与高波动的特征,近三年最大回撤达 - 43.92%(2022年医药反腐周期),但2025年回撤收窄至 - 16.72%,近一年夏普比率为3(同类前1.5%),显示出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与中欧医疗健康A(葛兰)相比,广发沪港深医药A近1年涨幅92.9%,近3年涨幅25.06%,均跑赢中欧医疗健康A的42.49%和 - 19.67%。广发基金凭借港股创新药高仓位和对中小市值弹性标的的挖掘(如昂利康年内涨261%),在2025年创新药行情中表现更为锐利,而葛兰管理的基金因规模过大(844亿)、持仓偏向A股大市值药企,灵活性相对较低。
(三)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基金经理吴兴武拥有南开大学生物学硕士背景,16年医药投研经验,形成了“守正出奇”的投资哲学。他秉持研究驱动理念,擅长早期挖掘创新药企,如2023年一季度重仓百利天恒,持有至今涨幅超10倍。
在组合构建上,通过“核心创新药 + 卫星细分龙头”的模式分散风险,前十大重仓股平均市值约500亿,兼顾了行业龙头的稳定性和中小成长股的高弹性。在实际调仓中,吴兴武展现出灵活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2024年Q4在信达生物单月跌28%时大幅加仓,2025年Q1 - Q2该股涨143%,精准波段操作增厚了收益;2025年全面转向创新药,清空中药、器械持仓,新进三生制药(二季度涨162%)、昂利康(涨261%)等高弹性标的,把握市场热点切换。
三、下半年投资机会
1. 创新药结构性机会持续:政策红利下,商保目录受益标的值得关注,首年预计纳入20 - 30款高临床价值新药,年支付规模超300亿元,三生制药(辉瑞合作产品)、信达生物(玛仕度肽)等有望首批入选,迎来业绩增长契机。“泛创新药”领域,改良型新药(如口服GLP - 1)凭借研发周期短、成本低优势,在集采中规避仿制药冲击,投资价值凸显,如昂利康年内涨幅261%便是例证。
2.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新药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丰富。上游CXO企业,如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受益于创新药研发热度,订单量持续增加,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下游医疗服务机构,如爱尔眼科,作为创新药上市后的重要销售终端,随着创新药的不断推出,药品销售收入和诊疗服务收入有望提升。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可通过合理配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散风险,共享创新药产业发展红利。
综合来看,2025年下半年创新药行业虽面临一定风险,但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下,仍具备良好的投资机会。$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C$ 基金凭借其精准的赛道聚焦、灵活的投资策略和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有望在波动的市场中把握机遇,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