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13岁啦#记得第一次接触广发基金,还是在2018年。那会儿刚好手头攒了点钱,想着不能光存银行,得让钱动起来。当时啥也不懂,就听同事说广发的产品稳,随手买了只消费主题基金。没想到,这一买就是七年,广发基金成了我投资路上的“老伙计”。
这些年,市场起起落落,我也从“基金小白”慢慢变成了“老基民”。手里持有的广发基金前前后后得有十几只,现在还在“服役”的就有10只。最近,创新药板块挺热闹,我也盯上了$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OTCFUND|014114)$。
【创新药的投资价值:为什么值得押注?】
创新药这行业,说白了就是“砸钱搞研发,赌未来能赚钱”。听起来风险不小,但为啥这几年资金一直往这儿涌?我觉得核心就三点:
1. 政策暖风不断:国内创新药审批提速,医保谈判也更友好,不像前几年那样“砍价砍到脚脖子”。2025年医药行业政策环境继续改善,企业研发回报率提升,自然吸引资金。
2. 需求刚性+升级:老龄化就不用说了,年轻人对“特效药”“精准治疗”的需求也在爆发。比如最近大火的GLP-1减肥药,海外卖爆了,国内企业紧跟研发,市场空间肉眼可见。
3. 估值跌出性价比:前两年医药板块跌得惨,很多优质公司市盈率回到历史低位。现在市场情绪回暖,资金开始抄底“错杀”标的,创新药成了反弹急先锋。
【行情怎么走?机会在哪儿?】
短期看,创新药板块可能会“进二退一”——涨一波,歇一歇,再涨。毕竟资金还在轮动,但中长期逻辑很硬:
- 国际化机会: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上来了,不少产品拿到FDA(美国药监局)认证,出海赚美元。比如某家做PD-1的龙头,海外授权费就收了十几亿美元。
- 技术突破: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基因治疗这些新赛道,国内企业并不落后。谁能率先商业化,谁就能吃到大肉。
- 港股洼地:很多创新药公司在港股上市,过去流动性差,现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估值修复空间大。
我个人更关注两类公司:一类是“研发出货型”(管线丰富,每年能推新药),另一类是“卖铲子的”(CXO外包服务,稳赚研发经费)。
【为什么选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
说到具体产品,$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OTCFUND|014114)$是我最近重点研究的。理由很实在:
1. 基金经理靠谱:吴兴武是医药科班出身,清华生物学硕士,干了12年医药投研。他管的另一只医药基金$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五年年化超15%,最大回撤比同类小,说明风控不错。
2. 能买港股,抓住低估机会:这只基金股票仓位60%-95%,其中港股通标的最高能买50%。现在港股创新药比A股便宜30%以上,性价比更高。
3. 行业配置均衡:前十大重仓里,既有传统药企(比如恒瑞),也有Biotech(信达生物)、CXO(药明康德),甚至医疗器械(迈瑞),不赌单一赛道。
4. 广发平台支撑强:广发的医药投研团队有20多人,覆盖全产业链。基金公司还自购了500万,机构持仓占比25%,说明专业资金也认可。
【我的操作思路】
对于普通投资者,创新药投资记住两点:别追高,用定投。我的规划是:
- 底仓+定投:先建个3成底仓,每月工资到账再补点,平滑成本。
- 关注催化剂:比如临床数据公布、医保谈判结果,利好出来前往往有波段机会。
- 止损线:单只基金最多占我总仓位的15%,浮亏超20%强制复盘。
投资创新药,本质是赌“人类的科技进步”。过程肯定颠簸,但拉长看,好公司一定会带着耐心的人赚钱。广发这只基金,算是帮我解决了选股难题——毕竟个人投资者哪懂看临床试验数据?不如交给专业的人。 @广发基金
$广发先进制造股票发起式C(OTCFUND|014192)$、$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OTCFUND|014114)$、$广发新兴成长混合C(OTCFUND|018291)$、$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