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今年以来创新药持续爆发,成为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板块,很多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那么创新药为什么在今年会突然爆发?接下来会怎么走?到底还能不能买呢?这恐怕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天天基金调研团,本次邀请到的嘉宾是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吴兴武,吴经理深耕医药领域多年,拥有16年从业经历和10年投资管理经验,在本次调研会上分析了本轮创新药爆发的逻辑以及对创新药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判断,为我指明了方向,我也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创新药板块的爆发绝非偶然,中国创新药发展已经持续了十来年的时间
众所周知,创新药行业是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行业,一个创新药从立项到商业化,需要用时10年-15年,可以说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需要公司不断的投入并长期坚持最终才会有所收获,2015 之前我们都是仿制药,2015 开始初步发展,有很多海外化学生物留学生回国创业,知识积累深厚,推动了中国创新药的快速发展,到今年为止,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其实已经持续了十来年的时间了,在2020 前后初步有一些局部点状成果和小的 BD 交易,进入到2023 年前后有重磅 BD 交易落地,部分方向弯道超车,这两年BD交易更是连续刷新记录,创新药研发成功落地转化是今年创新药爆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创新药的发展当前产业发展较好,并且预期进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创新药院内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核心医院市场药品规模的29%,院外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2 030年将突破2000亿元。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总金额达519亿美元,预计2030年BD交易总额将达26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较高。而国内政策面持续发力,为创新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国家医保局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将补充申请审批时限从20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推动医保谈判规则完善,创新药平均上市周期缩短至5年以内。

第三,创新药还能不能买?
尽管创新药今年涨幅已经感觉已经是很高了,但是由于前几年医药调整较为充分,医药估值目前并不高,从公募基金持仓的比例来看,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仓比例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12.5%,终结了连续6个季度下滑的趋势,但是医药占比仍然不高,创新药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拉长时间看并不用恐高,并且未来仍有利好催化,比如BD交易连续刷新记录,成为本轮创新药行情的重要催化剂,往后看大小 BD 仍会陆续发生,此外,BD过后如果是临床试验效果显著的话也将会继续对创新药形成利好催化,因此拉长时间看创新药机会依旧大于风险。
最后,我们想要分享创新药这波红利,也势必要配置相关创新药基金才行,我注意到吴经理所管理的$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OTCFUND|014114)$是一只成立3年多的医药主题基金,深耕医药生物行业,其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64%,集中度高,爆发力强,数据显示吴经理在近几个季度抓住了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生物等创新药大牛股,这也使得该基金近一年收益高达76.67%,今年以来收益达72.28%,均超出同类均值,表现十分优秀夏普比率显示近一年为2.44,优于97%的同类,投资性价比比较高。

此外,该基金同时覆盖沪港深三地市场,相对于指数基金而言,并且沪港深三地持仓分散部分单一市场风险,该基金规模也偏小,也便于基金经理及时调仓应对市场变化,这使得该基金回撤相对较小,近一年最大回撤仅为16.72%。总之我感觉该基金算是一只能涨抗跌的医药基金,现在已经加入自选观察,随时准备入手。

最后,按照惯例,我还是要提示一下风险,创新药基金属于股票混合型基金,其风险等级属于中高风险,要明显高于债券基金风险,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还是需要谨慎一些的。
$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混合C(OTCFUND|010732)$
$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0731)$
#创新药再度爆发!CRO领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