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2025年港股创新药成为了最牛的赛道,中证香港创新药、中证港股通创新药等指数年内涨幅均超110%。我盘点了一下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这波行情已经有6支创新药个股涨幅达到10倍了,它们分别是:做减肥药的歌礼制药;跟默沙东签约出海BD的德琪医药;跟辉瑞合作出海BD的和铂医药;跟Gentili合作出海BD的基石药业;另外还有科济药业跟云顶新耀,都是在创新药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的代表。
2024年全年,中国药企对外交易是94笔,总额是519亿美元;而今年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做出了72笔交易,金额已经接近600亿美元,这等于半年干了过去一年的活。实际上,从2021年算起,这种海外合作交易数量年年攀升,年均增速超过三成,总金额的年均增速更是接近五成。
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国际资本对于中国创新药项目,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认可。不仅如此,国际巨头的出资方式也越来越高效。以前的情况大多是等药物上市或临床成功后再给大头的资金,但现在不少跨国药企在前期就愿意掏更多钱,对中国创新药企技术能力和创新管线,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信心。
随着港股创新药一路大涨,我的后台私信也彻底爆了,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创新药还能买吗?!”我当然当然明白大家的想法:买吧,怕后面不涨了,高位站岗;不买吧,又怕后面大涨,踩空大牛市行情。大家会纠结是因为不清楚创新药是什么情况,未来创新药会怎么样?#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
2025年7月29日我参加了广发基金经理吴兴武的调研,正好有这些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014114)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运作约1年10个月,目前基金A和C规模为50.16亿元。这只基金通过灵活配置股票和债券等资产,旨在实现资本增值的同时控制风险。其投资范围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力求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获得良好表现。
1、基金业绩。近1年投资收益85.04%,远超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近6个月收益81.52%,展现出强进攻性与超额收益能力。近一年最大回撤-16.7225%,优于53%的同类,夏普比率2.41和信息比率均处于领先位置。
2、基金持仓。基金超配创新药产业链(剔除仿制药)、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持仓占比超60%。三生制药10.92%、信达生物9.79%、科伦博泰生物-B9.69%、泽璟制药-U8.60%等。
资产配置方面股票仓位60%-95%,其中A股医药股≥20%,港股医药股≥20%且≤50%,利用港股估值优势捕捉弹性机会。2025年Q1增持泽璟制药、科伦药业、港股药明康德等创新药企攫取超额收益。
3、基金经理。吴兴武,南开大学生物学硕士,擅长从临床数据前瞻判断企业创新潜力。2009年从医药行业研究员起步,先后任职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广发基金。2015年开始管理全市场基金,锻炼基金投资的全局视野。翻阅他的公开资料和历史演讲以下信息值得关注:
首先是他的核心投资理念,坚守长期价值投资,深耕医药赛道,精选符合“竞争格局好、护城河深、赛道足够长”三大标准的企业,以“深耕能力圈”为核心,通过专业背景赋能产业研究、长期持仓捕捉企业成长、细分赛道均衡控制波动。
其次是他的投资方法论。吴兴武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注重企业基本面分析,重点关注那些具有强大研发实力、良好盈利模式及广阔成长空间的公司。选择投资标的时不仅考虑当前估值水平,更要评估其长期发展潜力。同时他还利用量化工具辅助决策,提高投资效率。
再次是他的组合策略。选股有三个标准:竞争格局好、护城河深、赛道长。a、护城河:来自技术壁垒、品牌或成本控制,如独家创新药企。b、竞争格局:偏好无替代品或仅有2-3家良性竞争的企业。c、赛道长:市场空间大或需求可持续性强,如创新药、医疗服务。
行业分布以创新药为核心,2018年起剔除仿制药,超配创新药及产业链。重仓股平均持有超5个季度,如长春高新、恒瑞医药曾连续持仓8个季度以上,坚守高壁垒企业如百利天恒,持仓3年涨幅超700%。
最后是他的风险控制。通过细分赛道均衡配置,如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分散风险避免择时。还根据政策、估值及基本面变化适度轮动,如2025年Q2增持新诺威(+1.26%)、减持泽璟制药(-1.32%),加仓国内设备更新领域,保留中药/药店等防御性资产。
本次调研活动中,吴兴武详细介绍了他对当前医药市场特别是创新药领域的见解。他认为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内医药板块整体受到估值压制,但随着政策支持、基本面改善及资金面回暖,创新药作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创新药是指基于全新作用机制或靶点开发出来的药物,相较于传统仿制药而言,拥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在肿瘤免疫治疗、基因编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产品已成功推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随着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包括加快新药审批流程、鼓励原创性研究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消费升级趋势也推动了医疗需求持续增长。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整个医药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目前所观察到的基本面改善情况以及政策环境的支持,创新药行情有望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不过他也提醒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短期影响,警惕过度炒作可能导致的价格泡沫问题。
此外他还分享了自己对于沪港深三地市场的独特视角,强调通过跨市场布局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并捕捉更多投资机会。相较于单一市场而言跨区域投资能够更好地分散地域性风险,并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
比如在A股市场上,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港股市场上,则聚集了一批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的小型创新型企业。通过合理配置两地资产,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追求更高收益。
相比A股市场港股上市的部分优质创新药企估值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完成关键临床试验阶段并具备明确商业化路径的企业而言,当前股价可能尚未充分反映其内在价值,存在较大上涨空间。
最后他表示,选择创新药企业时需要综合考量多个维度:首先是团队背景,一个经验丰富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团队是成功的关键;其次是研发管线,应重点关注那些拥有多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项目的公司,以降低单一项目失败带来的风险;最后则是商业化能力,即使技术再先进,如果没有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也无法转化为实际利润。
总的来讲吴兴武长期深耕医药赛道,其核心优势在于以“圈内人”视角挖掘创新药牛股,对技术壁垒敏感度高,以企业价值为锚,不追逐短期景气波动,灵活利用沪港深三地估值差捕捉超额收益。广发基金作为国内知名的基金公司之一,整体背景和实力雄厚。我已经上车投资了一些,目前收益还不错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