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截至8月6日,$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 近一年净值增长85.38%,在医药类基金中表现十分亮眼。这一成绩与创新药板块的强势崛起紧密相关,那么创新药为何能一路长虹,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番。
创新药板块爆发绝非偶然,是政策、产业、资本等多维度因素共振的结果。从政策上看,国家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推动“基本医保 + 商保”双轨支付体系,明确将创新药纳入商业健康保险目录 ,缩短研发回报周期。北京、深圳等地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研发至商业化,缩短审批周期,优化支付机制。2025年单日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政策落地速度超预期,为创新药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业层面,我国医药生物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超1200亿元,大量研发投入使得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显著提升。如今,国产创新药企不再局限于低水平重复式、跟随式创新,而是迈向原发性创新,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原创靶点药物在国内实验室诞生。在ADC、细胞治疗、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中国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例如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重磅学术会议上,中国创新药在ADC赛道、双抗多抗领域表现亮眼,展现出诞生更优效产品的潜力。国产创新药还赢得了国际市场信任,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额已逼近500亿美元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以60.5亿美元授权辉瑞,创下国产创新药单笔纪录。
资本也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多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补贴创新药企研发费用,支持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创新药企上市融资渠道也不断拓宽,截至6月13日,A股科创板医药生物企业数量达109家,首发募集资金超1700亿元,为创新药研发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
至于这波创新药行情还能涨多久,从目前情况来看,上涨行情具备一定的持续性。从业绩角度,80%的A股 /H股创新药企在2025年迎来产品收入放量,中报起业绩改善趋势明确,2025 - 2028年行业将迎“盈利跨越元年 ”,企业成批步入盈利周期,业绩增长会对股价形成有力支撑。从估值角度,港股创新药历经4年调整,当前PB/PS处于历史低位,仍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从行业发展趋势看,AI技术与创新药研发的融合不断加深,AI赋能创新药研发后,大幅缩减新药研发时间,有望加速我国研发出更多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为行业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当然,创新药行业也并非全无风险。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临床试验失败风险始终存在,比如一期成功之后二期会淘汰50%,三期会比二期再淘汰50% 。另外,海外政策的变动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如美国当地时间7月31日,特朗普致信全球17家制药巨头,敦促它们大幅削减美国药品价格,这或许会对创新药板块形成一定利空影响。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 近一年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创新药板块的爆发。虽然创新药行情具备一定的持续性,但投资者也需关注行业风险。在投资时,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做出决策,不可盲目追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