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 创新药热度能否持续?我对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C的看法
在2025年的资本市场中,创新药板块无疑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014114)与C(014115)基金也在这波创新药行情中备受关注,那么在政策支持和出海提振的逻辑下,创新药热度能否持续?又该如何看待后市机会呢?
政策支持是强心针
2025年以来,政策层面对于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等方面进行全链条支持 。比如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健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创新药企业解决了研发方向、资金以及市场准入等多方面的难题,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自政策发布后,创新药板块整体表现活跃,相关企业股价也迎来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出海提振展实力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海外授权交易超90笔,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首付款已经超过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像康方生物 、百济神州 等企业在海外授权和临床数据披露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不仅证明了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预期,让投资者看到了创新药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提升了创新药板块的热度。
热度延续有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药热度具备持续的基础。一方面,政策支持是长期且具有连贯性的,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地和细化,将不断为创新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完善,会让更多创新药快速进入医保,打开国内市场销售空间。另一方面,出海的趋势才刚刚开始,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未来还有更多的海外授权和合作机会。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在双抗、ADC等前沿领域,中国创新药企业有望推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持续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 。当然,也需要关注一些潜在风险,比如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影响海外市场的支付能力,以及创新药研发本身的高风险属性,研发失败或临床进度不及预期都可能对企业和板块造成冲击。但总体而言,只要企业能够保持创新能力,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下,创新药热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望延续。
广发视角下的后市机会
精选个股,把握细分领域龙头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C基金在投资中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精选创新药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股。比如在创新药研发管线丰富且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企业,像科伦博泰生物 - B,其在创新药研发上不断取得进展,有多款产品处于临床阶段,未来一旦产品获批上市,有望带来业绩的爆发式增长。还有在出海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如信达生物 ,已经与多家海外药企达成合作,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和推广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其技术、市场和品牌优势,在创新药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望为基金带来较好的收益。
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
创新药产业链上下游也存在着丰富的投资机会。上游的CX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企业,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研发、生产等外包服务,随着创新药研发的火热,订单量持续增加,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比如药明康德 、 凯莱英等CXO企业,凭借其全球领先的服务能力和规模优势,不断拓展业务版图。下游的医疗服务机构,在创新药上市后,将成为重要的销售终端,像爱尔眼科等眼科专科医院,随着眼科创新药的不断推出,其药品销售收入和诊疗服务收入都有望提升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C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散风险的同时,充分享受创新药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长期投资,忽略短期波动
创新药行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其股价波动也较为频繁。投资者在通过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C投资创新药领域时,应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崛起,创新药企业的业绩和市场价值有望不断提升。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市场情绪、政策解读偏差等因素出现股价回调,但只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变,就不应被短期波动所影响。例如在过去几年中,创新药板块也曾经历过调整,但随后都迎来了更强劲的上涨行情。因此,长期持有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C,分享创新药行业成长的红利,是较为明智的投资策略。
在政策支持和出海提振的双重逻辑下,创新药热度具备持续的动力,后市也充满了投资机会。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C基金可以通过精选个股、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坚持长期投资等策略,在创新药领域中挖掘更多的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