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开实盘啦#
在2025年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背景下,上银基金@上银基金陈博 推出的实盘组合《左手红利右手科技》,以5.89%的月度收益,展现了科技成长与价值红利的协同效应。这一组合通过「哑铃策略」实现风险分散,其底层逻辑与当前市场结构性机会高度契合。
一、科技板块:政策与技术共振的黄金窗口
当前科技板块正处于政策催化+技术突破的双重红利期。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质生产力」列为核心任务,央行通过再贷款工具为AI、半导体等领域提供专项低息资金。技术层面,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实现与国际头部厂商的性能对标,推动AI应用从概念走向商业化落地。$上银未来生活灵活配置混合C$ 精准卡位这一趋势,其前十大重仓股覆盖AI算力、数据要素、智能驾驶等细分赛道,近一年涨幅达38.53%。
市场情绪方面,科技50指数在7月15日突破1.42元,主力资金净流入超8亿元,显示资金对科技主线的认可。但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如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可能引发短期波动。陈博通过上游设备+中游材料+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降低单一环节风险,同时保留业绩兑现度高的传媒、游戏等标的,平衡弹性与确定性。
二、红利板块:低波动防御的压舱石
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红利资产的类债券属性凸显。当前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5.2%,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8%,成为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的配置首选。陈博管理的$上银鑫达灵活配置混合A$ 聚焦银行、能源、交运等现金流稳定行业,近一年收益16.24%,最大回撤仅9.7%,展现出强防御性。
政策层面,煤炭银行—产能储备制度通过1.8亿吨战略储备平抑煤价波动,增强煤炭板块盈利稳定性;银行板块则受益于净息差收窄放缓和资产质量改善,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标的股息率超6%。陈博通过PB分位数<20%+股息率>5%的筛选标准,在估值洼地中挖掘错杀标的,如浙能电力、淮北矿业等,形成收益有底、波动可控的配置组合。
三、实盘决策的深层逻辑
基金经理开设实盘需兼顾多重目标。首先是策略验证,陈博将实盘作为压力测试工具,通过市场反馈优化投资模型。例如在6月科技股回调期间,其通过减持部分AI硬件标的,增持红利板块,使组合回撤控制在4.5%,优于同类平均的7.2%。其次是投资者教育,实盘每日更新持仓明细和操作记录,帮助投资者理解低买高卖的逆向思维。再者是品牌建设,公开实盘强化基金经理的专业形象,如陈博通过雪球访谈详细解读科技+红利的配置逻辑,吸引长期资金跟随。
当前市场环境下,科技与红利的双轮驱动逻辑依然成立。科技板块需关注AI应用落地进度(如大模型商业化收入占比),红利板块则需警惕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的盈利下滑。陈博的实盘组合通过季度再平衡+动态止盈机制,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捕捉趋势性机会。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组合不仅是资产配置的参考,更是理解市场周期的活教材。在科技突围与价值回归的交织中,《左手红利右手科技》或许正是穿越牛熊的平衡之道。@上银基金陈博 @上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