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君作为普通基民,因为写了十年文章,也就有了不少跟基金公司打交道的机会,也能窥见一些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好,不见得发展得好;公司文化不好,很大概率发展不好。
惟上是从
有的基金公司,基本围着高管在干活。高管指哪儿,下面打哪儿;高管没指,下面不动。
当然这也不是基金行业独有的现象,还有不少的公司也是这样的,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这种机制下高管要非常有能力且全面,如此效率才会真正提高。
然而基金行业,尤其是一些股东比较厉害的基金公司,高管大多数是股东派下来的“外行”,这就可能比较尴尬,用过往的经验套到基金行业,大多是行不通的,愿意沉下来学习且愿意长久扎根行业的并不多。
但凡待过这样的公司,其中弊病都深有体会,也不用我多说。不专业可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明明都是高学历人才表现得却很机械。
自以为尊
这现象前几年多一些,基金公司把自己看得特别高……所有的问题都不在自身身上,都是其他人的问题。一种骨子里的傲慢,看不起人。这里的人包括各种服务于基金公司的人,也包括客户……
2021年从神坛下来后,逐渐好了不少,或许是被骂得太多太惨,甚至有的开始自闭了。进入到自闭阶段的基金公司,害怕接触各种人,各种回避和逃避。
其实不管行业如何,踏踏实实做事都是第一位的,所有关联到的人,总的来说都是“有求于人”的,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都是合作双方,这种,往往是很危险的想法。
宽松活跃
比较正面的案例,公司文化通常是比较宽松活跃的,从上到下,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对于个人的约束和限制相对较少,个人的发挥空间比较大。
这些年发展比较好的公司,以及未来可能比较突出的公司,大概率都是这样的。说到底,这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还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尊重人,给人空间,才是互相都更舒服的状态。这也不仅仅是在公司内部,也包括在跟客户的交流沟通方面,亦是如此。
当然也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得到这样,受限于先天条件,可能就是要呆板一些,但是天赋就是要有代价的,也不能所有的好处都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