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1 11:44:27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政策信号释放“反内卷”导向,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近期A股市场再度站上3500点 ,市场情绪有所回暖,钢铁、工程机械、光伏、玻璃等板块轮番上涨(数据来源:Wind,2025.7.1-2025.7.11),也引发了市场对“反内卷行情”的广泛讨论。那么,“反内卷”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作为普通基金投资者的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一趋势?

一、什么是“反内卷”政策?

1. “内卷”的定义

在讨论“反内卷”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内卷”:“内卷”一词最早用于描述社会或经济系统中,个体或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过度竞争、无效消耗来争夺优势,最终导致整体效率下降的现象。在商业环境中,“内卷式竞争”主要表现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其中低价竞争指的是企业通过不断降价抢占市场,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同质化竞争是指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企业依赖营销战而非技术创新;而资源浪费则指的是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社会资源被低效配置。 

《求是》杂志近期刊文指出,内卷式竞争不仅存在于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例如,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均属于典型的内卷现象。

2. 政策信号:从“供给侧改革”到“反内卷”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一表述联想到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煤炭、钢铁等行业迎来价格回升,从而推动相关企业个股大幅上涨。本次“反内卷”政策可能是为了:通过减少低效竞争,遏制行业内的恶性价格战,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拼质量”;让资源向高效率、高附加值领域集中,从而有效提升经济效率。本轮政策不仅针对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还覆盖了光伏、新能源车等新兴领域,可以说政策覆盖面更广。 

二、“反内卷”政策有何影响?

那么,“反内卷”政策对市场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对于“反内卷”政策的解读,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声音:

1. 乐观派:类比2016年供给侧改革,盈利周期有望反转

部分机构认为,“反内卷”政策可能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有类似之处,上游资源品受益于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供给收缩,产品价格可能上涨。伴随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推动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此外,2016年PPI由负转正,本轮可能类似,PPI的回升有望带动经济进一步复苏。近期部分行业已快速响应政策,例如水泥、钢铁企业宣布限产,新能源车企减少价格补贴,互联网平台通过降低商户佣金等方式来缓解内卷压力。如果政策执行力度强,相关行业可能迎来利润修复。 

2. 谨慎派:需求尚未企稳,效果待观察

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与2016年不同:首先是房地产投资疲软,地产影响需求,可能制约上游资源品价格反弹;同时,由于光伏、锂电等行业的竞争格局复杂,这些新兴行业的治理难度较大;此外,海外经济放缓,全球需求不确定性或仍存,可能对出口导向型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政策效果仍需观察,尚不宜过早下结论。 

3. 折中观点:行情处于预期阶段,关注后续数据验证

还有一部分折中的观点则认为,目前市场仍处于预期驱动的上涨阶段,后续行业是否真正减产、库存是否下降,产能出清的进度值得关注;除此之外,也要关注铜、铝、钢铁、光伏组件等价格是否企稳回升的价格信号;后续若PPI拐点出现,可能有经济复苏趋势。

三、基金投资如何把握“反内卷”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参与行业轮动难度可能较大,而基金投资可以通过专业管理人的选股能力分散风险,有望更有效地把握政策红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考虑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采取以下策略:

1. 关注受益行业的主题基金

首先,可以考虑重点关注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行业主题基金,包括但不限于:

周期类基金:如钢铁、有色、化工等上游资源品ETF或主动管理基金;

高端制造主题基金:政策鼓励技术升级,高端装备、半导体等板块可能受益;

新能源细分投向基金:光伏、储能等过剩产能出清后龙头公司竞争力可能增强。

2. 均衡配置,避免过度集中

其次,由于单一行业波动风险较大,可考虑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可考虑搭配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中证500)力争降低行业集中度风险,同时关注投资风格灵活的主动管理基金,借助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动态调整持仓。

3. 长期视角,避免短期博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应当保持长期视角,避免短期博弈思维,“反内卷”政策的效果往往需要时间验证,可考虑关注那些注重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基金管理人,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定投策略分批关注,有望有效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通过这样系统性的关注,投资者既有望把握政策驱动的结构性机会,又有可能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力争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四、在“反内卷”时代,做聪明的投资者

政策风向的转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反内卷”并非抑制竞争,而是推动经济从“低效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长期来看,或更有利于优化竞争格局、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是跳出短期博弈思维,关注真正具备技术、效率和社会价值的行业与企业。可考虑通过基金投资分散风险,聚焦政策支持、行业格局改善的领域,避免盲目追逐热点。

眼下A股再一次站上3500点(数据来源:Wind,2025.7.11) ,市场情绪短期有所回暖,但未来走势仍取决于经济数据验证。我们不妨保持理性,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基金产品,力争把握“反内卷”时代的结构性机会,做聪明的投资者。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未来表现。文中观点及判断仅代表当时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后续可能发生调整和变化。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

1.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

2.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货币市场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3.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4.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本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