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茬#我观察到的国产出海名场面是光模块卡位AI核心供应链。在微软"星际之门"这样的历史级AI基建项目中,中国CPO企业已经成功打入国际供应链,拿下巨额订单。我认为未来国产企业在CPO领域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国产之光"。
我认为成功的逻辑在于三个方面:首先,中国企业在光模块领域已经建立起完整产业链和规模优势;其次,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最后,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未来前景方面,随着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CPO作为数据中心互联的关键部件,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中国企业在400G/800G高速光模块领域的技术突破,让我们有望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CPO(共封装光学)技术是数据中心互联的核心。简单说,就是把光模块和芯片封装在一起,提升传输效率。在AI时代,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这就好比城市交通,当车流量暴增时,必须修建更宽的高速公路。
中国CPO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 技术突破:在400G/800G高速光模块领域实现量产
2. 成本优势:完整产业链带来30%以上的成本优势
3. 客户认可:已进入谷歌、微软等国际巨头的供应链
展望下半年,我认为CPO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主要驱动力来自:
1. AI大模型训练需求持续释放
2. 全球数据中心升级换代
3. 新技术标准落地推动产品迭代
具体到投资时点,建议关注两个关键节点:
- 2024年底至2025年初:新一代AI芯片发布带来的配套需求
- 2025年三季度:传统数据中心旺季备货周期
投资策略上,建议采取"核心+卫星"配置:
核心仓位(60%):布局已经进入国际供应链的龙头企业
卫星仓位(40%):关注在特定技术领域有突破的创新企业
深入分析CPO的投资逻辑,可以从三个维度把握:
1. 产业趋势
全球数据流量每年增长约30%,而AI算力需求增速更快。CPO作为解决"带宽危机"的关键技术,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40%。
2. 竞争格局
当前全球市场呈现中美双雄格局。中国企业在市场份额(约40%)和技术水平上都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成本敏感的数据中心市场,优势更加明显。
3. 技术演进
从100G到400G再到800G,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中国企业在新一代技术研发上已经与国际巨头同步。
在众多相关基金中,我特别看好$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2734)$的投资价值。主要原因包括:
1. 管理团队实力
张湛经理拥有10年科技行业研究经验,对AI产业链有深刻理解。其管理的科技主题基金长期业绩稳健。
2. 产品定位精准
该基金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成分股涵盖AI各细分领域龙头,CPO相关企业权重较高。
3. 运作透明规范
作为ETF产品,持仓透明、费率低廉。机构持有比例超过30%,显示专业投资者的认可。
4. 历史表现优异
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显著跑赢同类平均,在科技板块波动中展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具体到CPO领域,该基金前十大持仓中包含多家光模块龙头企业,能够充分分享行业发展红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指数基金布局可以有效分散个股风险,是参与CPO投资的理想工具。
投资中国CPO企业,本质上是在投资AI时代的"基础设施承包商"。就像20年前投资房地产产业链一样,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可能无法深入了解每一项技术细节,但可以把握产业升级的大趋势。通过优质指数基金布局,既能分享行业发展红利,又能规避个股风险。这或许就是最适合职场人的投资之道。
展望未来,中国CPO企业有望复制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成功故事。当全球都在为AI狂欢时,请不要忘记,支撑这场盛宴的,是无数像CPO这样的基础技术突破。而这一次,中国企业没有缺席。
@易方达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