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告别信”,宣布出售他所持有的桥水剩余所有股份,并辞去董事会成员的职务。至此,这位被誉为“投资界乔布斯”的传奇人物正式“退隐”江湖。
回望他的职业生涯,1975年,年仅26岁的达利欧在一间两居室公寓里创立了桥水基金。从这个小小的起点开始,他带领桥水基金踏上了传奇的发展之路,创下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绩”,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一度超过1600亿美元。
达利欧和桥水的成功并非偶然。从公司成立开始,达利欧和同事们根据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累计撰写近1万篇《每日观察》,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深度研判。从业50余年,达利欧系统性总结了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的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汇集在《原则》一书中,与大众分享。这本书一经面世便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了许多人的人生指南。它不仅是达利欧个人经验的总结,更是桥水基金发展的基石。他将其投资哲学系统化,并推动桥水这家曾被深深打上创始人烙印的公司,完成了向制度化、机构化运营的关键转折。正如达利欧在书中所写,“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回报。”这一“进化”,如今在桥水身上有了新的篇章。
一代投资传奇“退隐”之际,我们不妨再次翻开他所撰写的《原则》,重温其中的智慧,或许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作者:瑞达利欧
生活原则——个人成长的核心逻辑
达利欧提出的生活原则是:拥抱现实,应对现实;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做到头脑极度开放;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学习如何有效决策。这部分内容是本书的核心,大多数人都可以将这些原则运用于绝大部分事情。 达利欧认为,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不愿直面那些令人不悦的甚至是残酷的现实,尤其是与自身弱点有关的。然而,对现实的准确理解是获得任何良好结果的必要前提,只有接受现实、面对现实,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样,在投资领域,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便是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尊重市场的力量。 为了做到这一点,达利欧提出了一个公式:痛苦+反思=进步。当我们遭遇失败、犯下错误或面临困境时,感受到痛苦其实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如果勇敢地直面痛苦,并反思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能获得宝贵的教训并从中获得进步。比如,1982年,他曾因错误预判市场而濒临破产,这次惨痛的失败让他学会谦逊,并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原则,这也在后续为桥水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认清现实后,如何更好地应对现实?达利欧设计了“五步流程”:设定目标、找出问题、诊断问题、规划方案、执行方案。这五步流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方案,在拥抱现实的过程中不断进化。成功从来不是失败的经验累积,而是在反思中实现的认知升级。
工作原则——组织高效运转的机制
工作方面,达利欧从打造良好文化、用对人、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这几个层面总结出了一套原则,这些原则也构成了桥水公司独特的运营方式:创意择优,力求通过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实现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达利欧认为,每个人必须独立思考,将想法公开出来并自由讨论,最终让真相浮出水面。他提倡“创意择优”的文化,即让最好的想法胜出,而不是让职位最高的人说了算。在桥水基金,任何员工都可以对任何人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挑战达利欧本人的权威。这种开放的文化鼓励员工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进而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和观点的碰撞。
为了实现极度透明,达利欧要求公司对所有会议进行录音并评估。这种做法在外界看来有些极端,也在初期遭到公司律师的坚决反对,因为一旦遭遇监管调查或法律诉讼,这些录音便可以作为证据,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达利欧则认为,隐瞒真相只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录音记录能更为快捷有效地查清事实、解决纠纷,进而降低了公司管理层决策失误的风险,进一步保护公司的利益。因此,他鼓励员工坦诚相待,即使是负面信息也要及时沟通,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的文化,是桥水基金能够不断创新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此外,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一直是达利欧努力追求的目标。“尽管赚钱很好,但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要比赚钱好得多。对我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是指一项我能全身心投入的使命;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指我既深深地关心对方,对方也深深地关心我。”当时代的浪潮裹挟着不确定性与变革呼啸而至,我们不必在焦虑中退守。人生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并不只在一个方向上有机会,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当下、在试错和学习中不断发现自我,或许能够找到对自己而言真正有意义、有收获的工作和生活。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