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HI 好久不见,最近的债不容乐观,风头都转到了隔壁权益了,唉。。。
相信小伙伴们通过资产配置,在权益市场赚到钱了吧hhh?
还是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观点吧:
近期债市调整是对四个风险点的反映:
一是,去年12月存在债市行情的严重透支。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重提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市场对货币政策降息有过高的期待。叠加央行、大行等机构购债行为影响,1年利率债降至1%以下,10年国债收益率降至1.6%附近,一度隐含了40bp以上的降息空间。市场对特朗普60%关税也有所忌惮。“早投资(放贷),早收益”,原本仅适用于信贷市场,但过去几年的经验加上一致预期导致部分投资者抢跑。
二是,货币政策预期差。春节前资金面异常收紧,节后资金面未如预期转松,市场逐渐意识到,资金面紧平衡背后除了银行超储水位低、央行资金投放成本变高、大行负债端压力较大等技术性因素之外,更核心的原因是货币政策重心发生变化。在新质生产力涌现、高频数据存在春节扰动、楼市股市稳定情况下,防风险(银行息差、中小行债券投资)、防空转、稳汇率短期内更占主导。尤其是上周两会,潘行长提到“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状态的描述”、“研究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强调结构性工具降息,市场对货币宽松预期进一步修正。
三是,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股市交易热情及活跃度高涨,对债市情绪形成压制。此外,近期地产交易热度也有所升温。作为竞争性资产,债市面临性价比和资金分流压力。
四是,市场对机构行为及反馈风险的担忧。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银行自营债券仓位较重,在止损压力以及季末兑现浮盈弥补一季度亏损的操作下,或对债市造成进一步抛压;另一方面是理财前期赎回债基相对克制,但破净率提升、短端理财逐渐出现客户端赎回压力,不排除未来出现债基赎回反馈风险。一旦出现,债市易发生超调。
总之,虽然短期基本面风险有限,暂时不担心宏观现实强化利空的风险。但利率前期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对透支的矫正,资金面缓而不解、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是触发剂。后续机构行为扰动还值得关注,尤其是债市“净值-赎回”的反馈机制值得提防,波动预计仍保持高位。
不过债市经历调整后,性价比也在修复。那么如何看待当前债市所处的位置?
几个结论和大家分享:
1. 债市调整幅度已经不小;2. 中短端逐渐走出负CARRY;3. 长债性价比凸显;
综合来看,存单和短端信用债确定性更好,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利率债可以再观察观察!
#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沪指突破3800点 空间还有多大?##DS-V3.1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创作扶持计划#
$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D(OTCFUND|02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