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股集体下挫,引发市场关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行跌幅居前,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931039)也出现放量下跌,跌幅超1%。自7月中旬以来,申万银行指数累计下跌超8%,其中城商行成为下跌重灾区,部分个股跌幅超过10%。与此同时,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个股逆势上涨,表现分化明显。本文将从政策、资金、减持等多角度分析银行股回调的原因,并探讨中期行情的潜在机会。
三因素叠加引发银行股回调
1.政策扰动:贴息政策与“反内卷”举措
近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最高3000元贴息;同时,九部门出台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单户最高贴息100万元。这些政策可能对银行息差和业务模式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上海、广东等地金融监管部门提出“反内卷”举措,要求银行停止“房贷返点、车贷返佣”等低水平价格战行为。这些监管措施可能对银行的业务竞争策略和利润空间形成短期扰动。
2.套利资金抛压
7月是上市银行的分红高峰期,部分投资者采取“分红前买入、登记日后卖出”的短期套利策略,导致部分银行股在分红期后出现技术性下跌。分红叠加除权除息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短期抛压,部分银行股在分红后出现股价回落。
3.股东减持影响
近期,杭州银行、齐鲁银行等发布股东减持公告,部分市场资金对银行股的减持行为产生担忧。虽然有机构认为这是险资锁定收益的阶段性调仓行为,但短期内仍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压力。
资金面驱动下的估值修复行情延续可期
尽管近期银行股回调明显,但其低估值、高股息的特性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高股息优势突出
截至8月14日,银行板块(申万)股息率仍有3.92%,银行AH指数股息率为4.32%。在全球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股的高股息属性为投资者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2.估值偏低,防御性突出
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在高股息板块中仍处于低位,截至8月14日,银行板块的PB估值仅为0.61x,防御属性显著。
3.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提升
今年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新规等政策的落地,显著增加了市场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招商证券测算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A+H股银行的理论“标配比例”应达到11.57%,但实际持仓仅为4.5%,欠配比例高达7.07%。这一缺口较一季度末进一步扩大,显示出银行板块仍存在较大的配置空间。
4.中期行情仍有延续可能
招商证券认为,银行中期行情结束的一个标志是公募基金将银行配置比例提高至8%-10%左右。目前银行板块的欠配幅度较大,这意味着中期行情可能仍未结束。
总结与展望
近期银行股的回调主要受到政策扰动、套利资金抛压和股东减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股的高股息、低估值特性以及资金的持续流入,仍为其估值修复提供了支撑。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和市场情绪的修复,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或将进一步凸显。
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AH价格优选联接(A:016572 / C:016573)等工具,便捷布局银行板块的长期发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的防御性和高股息属性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投资选择。
#牛市旗手发力!如何把握券商掘金机会?##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猛涨##数字货币活跃 人民币国际化迎新机遇##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6573)$
$鹏华中证香港银行指数(LOF)C(OTCFUND|010365)$
$易方达中证银行ETF联接(LOF)C(OTCFUND|009860)$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LOF)C(OTCFUND|013330)$
$华夏中证银行ETF联接C(OTCFUND|008299)$
$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C(OTCFUND|00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