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港股震荡分化,截至午盘恒生指数微涨0.09%,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39%。红利与成长板块的跷跷板效应凸显,投资者如何应对?以下三个指标提供布局思路:
指标一:恒生科技逼近120日均线,修复动能或积聚
技术面信号: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下探至120日均线(半年线) 附近。回溯今年年走势,该指数曾四次触及该均线后反弹(如图),技术支撑逻辑明确。

配置价值: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931574),覆盖范围较恒生科技指数更为广泛,不仅包含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还纳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疗生物等领域的优质科技公司,是港股市场中唯一全面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科技类指数。这种行业分布的均衡性,使得港股科技指数在新能源车、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强劲时,具备更大的增长潜力。
资金动向佐证:南向资金同步加仓半导体、汽车板块(半日净买超3亿港元),均为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核心权重行业。
指标二:业绩期临近,科技龙头成风向标
时间窗口:
腾讯将于8月13日(明日)发布Q2财报,阿里、小米等香港科技指数重仓股紧随其后。高盛预测腾讯AI相关收入占比将显著提升,或成板块催化因子。
风险提示:
4月以来全球波动加剧,红利资产相对跑赢。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指数(HSHYLV)同期领先恒指3%、超越恒生科技4%(截至8月11日)。

指标三:哑铃策略平衡攻守
情景一:持港股红利低波联接基金(A:024029 / C:024030)逢低加仓科技侧,若恒科持续位于120日均线下,可进一步摊薄成本。
情景二:新资金入场5:5平衡型:50%港股科技联接(A:021633/ C:021634) + 50%港股红利低波联接基金(A:024029 / C:024030)
6:4进取型:60%科技侧 + 40%红利侧(适合风险承受力较高者)
总体来看,港股科技板块在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且具备业绩修复与成长潜力的背景下,正吸引着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中证香港科技指数相关联接基金作为布局港股科技领域的便捷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分散风险、把握泛科技领域发展机会的良好选择。
#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调研+资金加仓##医疗器械拐点:政策松绑推动估值修复##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1634)$
$国泰君安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2122)$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3309)$
$招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030)$
$富国恒生红利ETF联接C(OTCFUND|019261)$
$易方达恒生红利低波ETF联接C(OTCFUND|021458)$
$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C(OTCFUND|0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