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16:29:11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西
#话筒给你,有问必答#2025年以来,银行板块在多重资金力量推动下持续走强,北向

#话筒给你,有问必答#

2025年以来,银行板块在多重资金力量推动下持续走强,北向资金、被动基金、险资等多路资金形成共振效应。截至7月25日,申万银行指数年内涨幅达18.7%,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龙头股涨幅超25%。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宏观经济企稳的支撑,更体现出资金面结构性变化对板块的深度重塑。

一、资金驱动逻辑的三重变革

1. 被动资金的指数化配置浪潮

随着公募基金新规要求权益类产品向宽基指数靠拢,银行股在沪深300等指数中14%的权重使其成为被动资金的“必配资产”。2025年二季度,被动基金对银行板块净流入达459.37亿元,其中跟踪中证银行指数的ETF规模同比激增120%。这种“越涨越买”的正反馈机制,与2019年消费股的结构性行情具有相似性。以华夏银行ETF为例,其规模从年初的12亿元膨胀至78亿元,日均成交额突破5亿元,流动性显著改善。

2. 险资与社保的类固收替代需求

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的背景下,银行股4.7%的平均股息率形成显著吸引力。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险企增持银行股规模超300亿元,占其权益类资产增量的40%。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首次将银行股纳入战略配置池,其委托管理的养老目标基金中,银行板块配置比例提升至15%。这种“资产荒”背景下的配置切换,正在重塑银行股的估值逻辑——从“周期股”向“类债券资产”转型。

3. 北向资金的全球配置再平衡

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增持银行股26.7亿元,其中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分别获净流入19.6亿和15.8亿元。这一现象与全球资金再平衡密切相关: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导致美债吸引力下降,而中国银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的盈利稳定性凸显。数据显示,MSCI中国指数中银行股权重已从2023年的18%升至22%,成为外资增配的核心方向。

二、$东财银行C$的动态配置策略解析

1. 持仓结构的精准匹配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62.11%,重点配置招商银行(14%)、兴业银行(11%)等龙头,与被动资金的配置方向高度契合。这种“龙头为主、区域为辅”的持仓结构,既能捕捉指数上涨的贝塔收益,又通过分散配置降低个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对国有大行和优质城商行的权重达85%,有效规避了部分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隐忧。

2. 费率优势下的波段操作空间

0.95%的综合费率和30天免赎回费的设计,使其成为波段操作的理想工具。以2025年4月为例,当银行指数回调至5日均线时,基金单日申购量环比激增300%,而在指数突破年线后,赎回量仅占申购量的15%。这种“低摩擦成本”特性,使投资者能够在不显著影响收益的前提下灵活调整仓位。

3. 金融科技赋能的风控体系

东财基金依托“妙想金融大模型”,构建了覆盖宏观经济、行业景气、个股舆情的三维监测体系。2025年6月,模型通过分析地方债务置换政策的边际变化,提前提示区域银行风险,促使基金减持某城商行仓位,规避了后续12%的股价下跌。这种智能化风控能力,在银行板块结构性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三、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战术配置方案

1. 资金面驱动的趋势跟踪策略

当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银行股超10亿元且ETF溢价率超过1%时,可视为短期加仓信号。例如,7月15日北向资金净流入银行股18亿元,同时银行ETF溢价率达1.2%,随后5个交易日板块上涨5.3%。反之,若连续3日北向资金净流出且ETF折价率扩大,则需警惕技术性回调。

2. 估值与资金面的双重筛选模型

构建“股息率+资金流入”的二维筛选框架:

高股息组:筛选股息率>5%且近3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超5亿元的银行(如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成长组:聚焦零售业务占比>40%且基金持仓环比增加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东财银行C对这两个组别均有均衡配置,持仓中高股息标的占比60%,成长标的占比40%,兼顾收益与风险。

3. 跨市场对冲策略

对于持有港股银行股的投资者,可通过配置东财银行C对冲汇率风险。2025年二季度,港股通增持内银股4554亿港元,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导致部分投资者收益被汇兑损失侵蚀。而东财银行C以A股银行股为主,与港股形成天然对冲,当人民币贬值超过2%时,该基金可有效平滑组合波动。

四、以上总结

当前银行板块正处于“资金驱动+估值修复”的双击阶段,$东财银行C$基金凭借其精准的持仓结构、灵活的费率设计和智能化风控体系,成为把握这一机遇的核心工具。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采取“核心持仓+卫星策略”:以该基金作为底仓获取资金面驱动的贝塔收益,同时搭配20%仓位的优质银行个股(如数字化转型领先的招商银行、高股息的农业银行)捕捉阿尔法机会。正如高盛最新报告指出:“在全球低利率时代,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从‘利差依赖’到‘资本管理’的范式转换,而东财银行C正是这一转型的最佳投资载体。”

@东财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