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给你,有问必答
作为刚工作半年的理财小白,掏心窝子聊聊我对银行股的那点认知,还有藏在定投里的小心得——最后有俩憋了好久的问题想问问基金经理大大,求翻牌!
先说说我眼里的银行股:从"老古董"到"安全感担当"
刚接触理财时,总觉得银行股是"爸妈辈玩的"——涨得慢、没话题,哪有AI、新能源刺激?直到3月余额宝收益跌破2%,我爸甩来一张表:"你看,工行股息率4.5%,建行5.2%,比你放余额宝香多了"。
现在才算懂:低利率+资产荒的年代,银行股的"高股息"就像给理财加了层"保底垫"。而且这半年盯下来,发现它真的"抗揍"——4月市场跌了5%,中证银行指数才跌2%;6月大盘震荡,银行股还悄悄涨了3%。表姐在银保监实习,说现在政策天天提"稳金融",银行坏账率降到1.16%,利润还在慢慢涨,"就像班里成绩中等但从不掉队的同学,关键时刻能托底"。
我的"笨办法"投资策略:定投+"不折腾"
作为工资刚够覆盖房租的小白,我没敢瞎操作,就抓了个简单逻辑:
1. 定投东财银行C,把"择时"交给时间
每月发工资扣500块自动投,跌的时候多买几份(比如5月回调时,我多投了200),涨的时候少买。3个月下来,持仓成本比一次性买入低了1.2%,像给账户装了"减震器"。
2. 股息再投资,让钱自己生钱
上个月收到第一次股息,虽然只有37块,但直接转回去买了份额——就像给小树施肥,现在不起眼,十年后说不定能遮阴。
3. 不追热点,把它当"压舱石"
我账户里70%是银行股基金,30%是数字经济基金,银行股跌的时候,数字经济可能涨;数字经济波动大的时候,银行股能稳住,俩兄弟互相搭着,晚上睡得香。
为啥长期看好?三个"硬逻辑"说服了我
1. 政策托底太给力:地方债化解、房地产"保交楼"政策不断,银行最担心的"坏账雷"被慢慢拆了,相当于"背后有人撑腰"。
2. 估值太低,有修复空间:银行股市盈率才5倍,比历史90%的时候都低,就像"打折的优质资产",迟早会回归合理价。
3. 对小白太友好:不用研究复杂财报,看股息率、不良率这俩指标就行(股息率>4%、不良率<1.5%的基本能打),比选科技股简单多了。
最后憋了俩问题,想问问基金经理大大:
1. 现在国有大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估值差挺多(比如工行市盈率5倍,宁波银行8倍),未来配置时该更侧重"低估值的安全垫",还是"有特色的成长股"?作为小白,比例怎么搭更合适?
2. 如果下半年利率继续降,银行息差会不会被压缩?这时候高股息还能稳住吗?咱们基金会不会调整持仓策略呀?@东财基金
求大神解答!我已经去东财银行C基金吧发了帖,带#话筒给你,有问必答 ,等翻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