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给你,有问必答#
$东财银行C$
$东财银行A$
平时我虽然不怎么碰行业主题基金,但银行板块这种老牌防御阵营,这两年居然也成了“牛板块”?我一开始也疑惑:银行股这几年一直不温不火,为啥现在突然“站起来”了?是短期情绪爆炒?还是真有东西?于是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仔细看了看,下面是我这几天摸索后的总结,也顺便谈谈为啥我最终决定上车东财银行C。(自选图在文末哦)
Chapter 1 银行这么牛,合理吗?我的疑问不止一个
说实话,2025年银行股涨成这样,我是一开始是有点懵的。不是说银行板块“躺平”很多年了吗?也没听说出什么颠覆式创新,怎么突然变成了“香饽饽”?我确实对这个行业还算熟悉,因为投资基金这几年也没少看这些老面孔。但最近的行情让我有不少疑问:
(1)经济虽然复苏,但消费和民营企业信心还没恢复到高点,银行怎么就提前涨起来了?
(2)政策确实在发力,但银行不是靠实打实业绩说话的吗?会不会是短期利好催化出来的行情?
(3)息差收窄、不良贷款隐患这些结构性问题解决了吗?如果没有,那涨的是逻辑还是希望?
(4)银行股的估值确实低,但低了这么多年,现在真的能“修复”到哪一步呢?
(5)更关键的是,这一波上涨只是“反弹”还是“反转”?它的持续性到底靠什么撑?
这些问题我不是带着否定态度提的,而是真心想明白:银行凭什么这样牛?如果我都说服不了自己,那就算看到行情到来时,恐怕我也会犹豫不决的。
Chapter 2 观点逐渐明朗:银行板块的确有点“底气”
在认真查阅了大量数据和文件后,我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总结下来,我认为银行这波上涨并不是空中楼阁,至少不是靠短期情绪堆出来的。它是非常有“底气”的。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这反映出实体经济正在重新打开融资窗口,银行的放贷基础正在扩大。这不只是“政策喊话”的阶段,而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在动。加上GDP增长预期上调、财政政策加码,银行业务基本面正在被“稳扎稳打”地托起来。增长不快,但方向是稳的。
政策层面的呵护比以往更“有技术含量”。这次不是简单的降准降息,而是叠加了结构性引导,比如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银行开始有新业务场景可投,而不是一味靠房贷、基建那套旧套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明确要维护银行合理息差,保证盈利空间不被压缩,这是过去几年很少见的“底线兜底”信号。
外部资金配置也在“换逻辑”。以前大家买银行是因为“便宜”,现在是因为“有分红+低风险+抗通胀”。4.7%的银行股股息率+国债拉不动的利率水平,让机构投资者开始认真考虑银行当“底仓资产”。
我觉得这是“底部认知”在切换:从“价值陷阱”到“稳定红利”。
估值不是最吸引人的,持续性才是。当前申万银行指数PB只有0.66倍,还是历史底部区间;但更重要的是,市值管理成为显性目标,不少银行开始更重视分红率、回购、市值优化。
这就代表一个态度:银行不再只做“利差机器”,而是开始往“投资友好型公司”过渡。这种转型虽慢,但路径清晰,对市场很重要。
Chapter 3 为什么最终我决定投资东财银行C(011972)
说了这么多银行行业的“逻辑”,我还是得落回现实:那我该怎么参与?买个股风险太大,而且对选股能力有要求。最终我决定选的就是东财银行C(011972),因为它的配置逻辑很直接,优点也很清晰。
一是业绩强:不是偶然,是跑赢同行的稳健性
2025年近一年涨了33.35%,不仅十分亮眼,还远超其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12.65%)。它不是靠“运气”抓到个股,而是系统性跟踪整个银行指数,把大趋势牢牢吃住了。
二是成本低:运作费率合计才0.95%,持有满30天还没赎回费
最打动我的就是这点:持有30天就没有赎回费,这非常适合我这种中短期灵活调仓的散户。再加上0.50%的管理费、0.40%的服务费和0.05%的托管费,总体不贵,属于指数基金里非常划算的选项。适合做底仓,也适合“战术波段”。
三是基金经理靠谱:专业能力+长期任职
姚楠燕女士从2021年起一直管这只基金,年化回报7.90%,而且她同时还管理其他ETF基金也都表现不俗,特别是在指数增强型策略上的风格很稳定。这对我来说,比一年换一个经理的基金踏实多了。
四是东财平台背书强,未来可能还有科技赋能
基金背后是东方财富旗下东财基金公司运营的,这一点给我很多信心。天天基金、Choice数据这些资源可以反哺投研,再加上他们已经开始搞“妙想金融大模型”,未来在风控和策略上可能还会更智能。品牌是个长期变量,尤其是打算中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它很重要。
五是投资门槛低、操作友好
10块钱起投,定投、一次性申购都能随时调整。对我这种每月有点盈余、不想太折腾的人来说,这种产品就像基金界的“平价黄金”。而且持仓公开透明、跟踪指数清晰,不存在基金经理“拍脑袋调仓”式的不确定性,心里踏实。
Chapter 4 银行板块值得重视,东财银行C是个好抓手
回到标题的那个问题:“银行凭什么这样牛?”
我的答案是:它不只是“牛”,而是从估值底、业绩底、政策底三线合围之后的“慢牛”起步。不是靠故事,而是靠现实修复。
作为一名普通上班族,我不求天天抓板块轮动,不指望短期翻倍暴击,我更在意的是:
钱放在哪能不被通胀吞掉?
哪些产品适合稳定增值?
哪种方式既省心又靠谱?
综合来看,东财银行C(011972) 就是当前这个阶段非常契合我的需求的产品:便宜、稳健、有分红、有成长,操作也方便。当然,投资始终有风险,但有逻辑、有支撑、有对冲方式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东财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本文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