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给你,有问必答#我目前持有$东财沪深300A$ ,近期注意到$东财银行A$ $东财银行C$在同类基金中表现稳健,心里确实动了配置的念头,但几个问题反复琢磨后仍没理清,想借这个机会请教:
1、东财银行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覆盖了 40 家上市银行,其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当前经济复苏节奏偏缓、区域分化明显的背景下,基金在成分股的权重调整上,是否会更侧重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地区的城商行?这种区域倾斜的逻辑,与国有大行 “稳底盘” 的配置价值如何平衡?
2、观察这只基金的持仓,发现前十大权重股中,净息差水平分化明显 —— 有的银行净息差已跌破 1.7%,有的仍维持在 2% 以上。在 LPR 下行趋势未改的当下,基金是更倾向于配置 “以量补价” 能力强的银行,还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的银行?这种选择背后,是更看重短期抗跌性,还是长期转型潜力?
3、东财银行基金近一年的回撤控制优于不少同类产品,这是否与成分股中高股息银行的占比有关?如果未来市场风格切换,从 “防御” 转向 “成长”,这类高股息标的可能面临估值承压,基金是否有应对这种风格变化的调仓策略?比如通过权重调整向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倾斜?
4、我注意到中证银行指数的市盈率目前在 6 倍左右,市净率 0.5 倍,都处于历史极低位置。但低估值是否等于高安全边际?毕竟部分银行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敞口、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进度,市场仍有分歧。东财银行胡湖北在跟踪指数的同时,是否会通过对成分股的财务质量筛查(如关注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偏离度等指标),在被动跟踪中融入主动风控?
5、作为同时持有宽基指数$东财沪深300A$ 的投资者,我纠结的是:银行板块与沪深 300 的重合度不低(比如前十大权重股中有多家银行),此时再配置东财银行 A,是否会造成过度集中?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您认为银行主题基金与宽基指数的搭配比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少为宜?
这些问题可能琐碎,但确实关系到我对银行类基金“是否持仓”的判断。毕竟投资不仅看收益、更要看清自己持有的每一份资产背后的逻辑。盼能得到基金经理的点拨,让我对这只基金的投资价值有更透彻的理解。@东财基金 @东财基金 姚楠燕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