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可有“慧享”#最近商场大屏上"肯优麦瑞蜜"的谐音梗让我这个职场妈妈会心一笑。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小确幸。但说到理财,光有谐音梗可不够。今年市场热点轮动像走马灯,让我这个既要操心孩子教育金,又要考虑父母养老钱的职场妈妈着实头疼。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混合偏债基金这个"低调的实力派",特别是近期表现亮眼的泓德慧享混合基金。
一、市场轮动中的定海神针:混合偏债基金的攻守之道
作为每天要处理无数突发状况的职场妈妈,我特别理解"既要又要"的无奈。市场也是这样,上半年科技股疯涨,转眼又轮到消费板块,追热点就像追着不肯吃饭的熊孩子跑,累且效果不佳。
混合偏债基金就像个贴心的育儿嫂。以$泓德慧享混合C(OTCFUND|011782)$为例,30%的股票仓位像给孩子报的兴趣班,适当接触成长机会;70%的固收部分则像每天的营养餐,保证基础收益。这种组合让我在5月市场调整时,账户波动远小于纯股基的闺蜜。
特别欣赏它"红利打底+成长增强"的策略。就像给孩子准备零食,既有营养饼干(红利股),也备着创意糖果(成长股)。截至7月底12.67%的收益,在同类前12%的排名,证明这个"食谱"确实科学。
二、我眼中的混合偏债基金:家庭理财的"多功能料理机"
刚开始理财时,我也觉得固收就是定期存款。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像泓德慧享这样的混合偏债基金,其实是智能料理机——能炖汤(债券)、能炒菜(股票)、还能做甜点(打新)。
它的"固收+"特性特别适合我们这样的三口之家:
1. 信用债严选就像买菜挑有机蔬菜,坚决不下沉
2. 股票部分控制在30%以内,像控制孩子零食量
3. 小盘成长增强犹如课外辅导班,适量补充
最打动我的是它的"绝对收益"思维。就像家庭开支要量入为出,基金经理赵端端和姚学廉会用衍生品对冲风险,这种谨慎像极了我们记账时的精打细算。
三、解密泓德慧享的投资魅力
1. 王牌管理团队:赵端端和姚学廉两位基金经理的组合堪称"黄金搭档"。赵端端深耕固收领域多年,对信用风险把控严格;姚学廉则在权益投资方面经验丰富。这种"固收+权益"的团队配置,与产品本身的定位高度契合。我特别注意到,基金经理自己也持有这只产品,这种"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做法让我很放心。
2. 科学方案:
- 债券部分以利率债为主(约60%),像主食
- 高等级信用债占30%,像优质蛋白质
- 股票部分侧重新能源、医药等成长行业,像维生素补充
3. 让人安心的历史表现:
泓德慧享近一年12.67%的收益率(截至2025年7月31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7个多百分点。更难得的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它的回撤控制得相当不错。这得益于其"红利风格打底+小盘成长增强"的权益配置策略,既把握了高股息资产的防御性,又通过精选成长股获取超额收益。
4. 特别的运作模式:
- 会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像根据季节增减衣物
- 注重估值安全边际,像买童装总要大一号
- 积极参与网下打新,像顺手收集优惠券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混合偏债基金虽然相对稳健,但遇到股债双杀的市场环境也会面临压力。我的经验是,这类产品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配置比例控制在30%-50%之间,既不会错过市场机会,又能有效控制整体风险。
望未来,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泓德慧享这类产品会有更好的表现空间。其灵活配置的特性,能够适应不同市场环境;而专业的投研团队,则能帮助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
投资就像跑马拉松,不在于一时的快慢,而在于能否持续稳健地前进。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越发体会到混合偏债基金这类"股债双持"产品的价值。它们可能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长期来看,往往能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回报。特别是像泓德慧享这样有清晰策略、专业团队的产品,值得纳入我们的投资组合。记住,理财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最高收益,而是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让我们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各种需要。
@泓德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