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相和业绩优#$工银聚享混合C(OTCFUND|011730)$在当前市场震荡、政策主导结构性行情的环境下,优秀的“偏债混合”基金或是当下投资最优解。“偏债混合”基金构建策略往往根据“大类资产配置”理念来制定的。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配置”?那就是要科学分散投资,将组合资金分散到对市场反应不同的各种资产类别中,使得投资组合可以适应多种市场环境,追求分散风险的同时获取长期较好的回报。
一只好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不仅要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判断,来确定大类资产配比,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国内外政策等外部信息去动态调整股债占比,来使得整个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达到较好水平。
同时要跑出超额收益,股票的选择也格外重要,选出好股票,核心能力是分析行业、公司情况(财报、盈利模式、商业模式、管理层水平等)等等,这与分析宏观经济是完全不同的能力。工银聚享混合C基金的业绩表现极为优秀,或可成为平衡风险与收益的优质工具。
一、核心优势:量化赋能的风控体系与灵活配置
1. 股债动态再平衡,攻守兼备
该基金采用“哑铃型配置”结构,以利率债作为底仓提供稳定票息收益,同时配置38%的权益资产捕捉超额收益。基金经理会根据宏观信号灵活调整比例:例如2025年3月股市回调时债券仓位升至70%防御,5月政策发力后权益仓位增至35%进攻基建板块。这种动态调整能力使其在波动市中显著降低回撤风险。
2. 三重风控机制,严控波动
1、资产对冲:当沪深300波动率突破阈值时,自动启动国债期货与股指期货跨市场对冲;
2、行业分散:持仓覆盖12个申万一级行业,单一行业占比≤8%,避免过度暴露;
3、交易纪律:设定个股止损线-12%、行业偏离度上限3%。
严格的风控使其近一年最大回撤仅7.02%,夏普比率高达2.97,单位风险收益性价比突出。
3. 量化选股+宏观择时,科技赋能收益增强
权益部分采用多因子量化模型(动量、质量、成长因子),从3000余只小盘股中筛选标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仅1.2%,单一个股持仓仅0.13%。例如2025年一季度通过量化策略捕捉医药、电子板块机会,贡献显著超额收益。
4. 双基金经理强强联合

由量化专家何顺(因子模型开发)与资产配置老将焦文龙(宏观择时)共同管理,形成“量化选股+久期管理”的双引擎模式。焦文龙管理的偏债产品历史年化波动率控制在4%以内,团队连续5年获金牛奖。
二、业绩表现:领跑同类与宽基指数的“画线派”
收益维度:近1年收益率39.22%,超越业绩基准8.83%近31个百分点;2025年初至8月1日涨幅22.67%,跑赢中证500指数(8.51%)及沪深300(3.05%);

排名源自银河证券,近一年具体排名为1/233,同类指混合基金-偏债型基金-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非A类),截至2025.06.30)
三、当前市场环境的适配性:政策与流动性双驱动
1. 利率下行周期利好债券底仓
2025年全球进入降息周期,中国央行实施“精准滴灌”式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趋势明确,为债券资产提供资本利得空间。基金通过拉长久期(当前利率债久期4.2年)及配置高评级城投债(如22邮政04、22粤港03)增厚收益。
2. 权益结构性机会集中于小盘成长股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沪深300市盈率11倍以下),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流动性改善下小盘成长股弹性显著。该基金通过量化模型高效捕捉此类机会,避免主观择股偏差。
3. “固收+”产品成资产荒下的配置优选
经济弱复苏背景下,银行理财净值化导致低风险资金寻求替代品。工银聚享混合C近5年年化收益5.2%、最大回撤<3%,成为“工资理财”及稳健型投资者的新宠。
四、震荡市中的“压舱石”,适合长期持有
工银聚享混合C基金在偏债混合基金中多个方面建立显著优势。对于三类投资者尤为适配:
1. 求稳型:希望跑赢通胀但畏惧权益波动;
2. 配置型:需组合“压舱石”降低整体波动;
3. 趋势型:看好利率下行与小微盘股修复的双重逻辑。
如果你也喜欢偏债混合类基金,工银聚享混合C基金可以关注看看。相比沪深300的上蹿下跳,动辄暴跌20%,偏债混合的低波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工银瑞信基金
